北醫大公衛學院應用流行病學副教授羅偉成研究團隊、台大公衛學院、中研院統計所攜手合作,利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分析臺灣超過1.9萬名30歲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數據,平均追蹤超過15年,探討5種行為者的平均壽命,分別是「多吃蔬果、充足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不抽菸、不過量飲酒」。
羅偉成指出,比起僅有一項或沒有前述健康行為的人,全面採取5種健康生活型態者,平均可多活7.13年,並減少28.12%的年度醫療支出。
研究顯示,不抽菸者平均可多活2.31年,減少9.78%的醫療支出;不喝酒者可多活1.62年、充足運動者可多活1.85年,其中每天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壽命增加3.25年,最為明顯。
多吃蔬果,平均壽命延長3.25年
研究顯示,攝取充足蔬果,平均壽命可延長3.25年,但每週只攝取一份蔬果的人,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8.5年。
國健署已倡導每日五蔬果許久,意即每天攝取3份蔬菜和2份水果,但做得到的人依然偏少。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其中纖維對於調整腸胃環境、維持身體免疫健康很重要!
國健署表示,蔬菜水果還有各種不同的植化素,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提升抵抗力,而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種類的植化素,例如紅色的茄紅素與花青素,可以抗氧化、降低罹癌風險;黃橘色的類胡蘿蔔素與玉米黃素,可以強化免疫功能。
充足運動、控制體重,延壽又省錢!下一頁看看更多關於顧健康又顧荷包的日常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