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循環:一場跨越職責的暖心尋人
護理師的一個擁抱,療癒了這位媽媽受傷的心,而媽媽一個無私的決定,則幫助了好幾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讓他們重獲新生,回到最愛的家人身邊。我始終相信,他們一定會把這份愛用各種形式散播出去,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既然答應幫媽媽傳送祝福,我展開了尋找「暖心護理師」的超級任務。前前後後歷經十天,我四度前往急診室找線索。
我先是翻閱病歷,找到當時在急診室照顧「那位弟弟」的護理師,還有在病歷上也曾經出現的護理小組長,希望從她們那打聽到更多資訊。
第一次去急診室的時候,恰巧兩位護理師都沒有上班。於是,我問了她們的班表,再去第二次。這一次我遇到這兩位護理師,但因為已經事隔近一年,兩位都說沒有印象。一次斷了兩條線索,我有點失落,人海茫茫,到底要去哪裡找這位護理師呢?
本來還想要在急診室裡張貼公告,但這多少涉及到隱私,似乎也不太適合。所幸熱心的護理小組長答應幫我問問看。當天晚上我比較早就寢,結果睡夢中被簡訊驚醒。我趕緊起身查看,因為這個時間收到的簡訊,通常都是醫院傳來的,而且是有關病人的狀況。
「暖心護理師是雅惠喔!她今天剛好是大夜班。」看到護理小組長的訊息,我整個人都醒了,心想著,太好了,大夜班是早上八點下班,我六點半就會到醫院,應該碰得上。
一份溫暖的擁抱,超越職責的善意
隔天,就是臉書被那則毀滅式長文洗版的日子—知名藝人的前妻深夜以五千字長文陳述其婚姻內幕,震驚各界,而我也不小心多花了一些時間在馬桶上滑手機,到醫院稍微遲了點。不過,巡完ICU各床病人的病況,我依然趕在八點前來到急診室。結果,就是這麼巧,雅惠六點半就下班了。
實在是殘念啊,居然為了五千字錯失了「相見」的機會。我確認過班表,準備星期一再來找她,也拜託護理師同事務必幫我留人。超級任務走到第十天、第四次來到急診室,我終於找到這位暖心的護理師了。
「雅惠,你還記得年初那位器官捐贈的病人嗎?」
「記得啊!同事說您在找我,原來是想問這件事?」
「是啊,你那天有照顧過這個病人嗎?」
「沒有。但我有聽說他轉院過來,是要來做器官捐贈的。我看見他的媽媽在一旁很難過,就過去安慰她。」
「你是下班以後,還特別上去ICU 找她嗎?」
「不是。我是送其他病人上去隔壁的加護病房,無意中看到她一個人守在ICU 門口,看起來非常的悲傷,於是我就走過去給她一個擁抱。」
「你真的是她的暖心天使!」我把那位媽媽的祝福傳達給雅惠,也感謝她印證了我常說的一句話:無論在什麼位置,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當然,更感謝她的「雞婆」之舉,即使不是她照顧的病人、不是她的職責,但她卻自然而然的送出了這份溫暖,寫成了這個善良、正向的番外篇故事。
態度決定你的溫度
你的溫度,可以比你想的還暖!一個簡單、雞婆的舉動,可以讓載浮載沉、找不到方向的人,稍微安定下來,讓受傷的心得到療癒,甚至啟動一連串「善的循環」。
本文摘自《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陳志金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原水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