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的功效有哪些?攝取鎂能幫助睡眠嗎?
鎂在人體之含量僅次於鈣、鉀、鈉,是體內含量第四豐富的礦物質。鎂不僅參與人體能量代謝與酵素的作用,也參與蛋白質合成,是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元素之一。
根據食藥署、國健署及營養師衛教資訊,鎂的功效主要有:
- 維持肌肉、神經的正常運作:鎂能調節鈣的平衡,確保神經和肌肉的正常運作。當體內缺乏鎂時,細胞中的鈣含量會上升,影響骨骼肌和平滑肌的收縮,所以鎂不足可能導致抽筋(肌肉痙攣)。
- 影響心臟及血管的正常功能:鎂與血管放鬆能力有關,若血管較緊縮,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有補充適度的鎂有助於血管放鬆,進而幫助降低血壓。
- 改善消化道的機能及蠕動:鎂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維持消化道正常機能。
- 幫助睡眠:鎂離子有舒緩神經和肌肉的作用,如果因焦慮和壓力而難以入睡,補充適當的鎂有幫助入睡的效果。
缺鎂症狀有哪些?
衛福部統計,台灣人平均攝取鎂約只有建議量的60%,無論男女皆明顯不足。缺鎂的原因很多,三軍總醫院指出,大致有四種人容易有鎂不足的問題:
- 喜歡吃精緻類飲食者
- 經常喝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酒
- 維生素D吸收不良 (維生素D會促進鎂的吸收)
- 服用特定藥物 (如:利尿劑/制酸劑/類固醇藥物)
如果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有可能是身體缺鎂的警訊,應多加注意:
- 肌肉痙攣:鎂與肌肉收縮放鬆有關,缺鎂者容易在睡覺、運動時發生抽筋、痙攣。
- 腸胃不適:容易消化不良、拉肚子或便祕。
- 情緒、精神狀況不佳:容易疲勞、心情煩悶、焦慮、憂鬱。
- 睡眠品質差:鎂與身體的神經傳導有關,缺鎂容易影響睡眠的品質,造成淺眠、失眠。
- 心血管疾病:缺鎂者經常伴隨血壓較高的情況,也可能有心悸、心律不整等症狀。
- 骨質疏鬆:鎂和鈣都是維持骨骼生長必須營養素,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當體內鎂含量不足時,會影響鈣與維生素D的生成,導致鈣無法被正確利用,進而提升骨質疏鬆的風險。
鎂的副作用有哪些?鎂的每日攝取量上限與過量症狀
每天應該吃多少鎂才足夠?國健署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取380毫克的鎂;女性則建議每天攝取320毫克的鎂;孕婦建議補充355毫克的鎂。依照年齡與性別不同,詳細可參照下表建議量調整:
年齡 | 男性 | 女性 |
0-6個月 | 25 mg | |
7-12個月 | 70 mg | |
1-3歲 | 80 mg | |
4-6歲 | 120 mg | |
7-9歲 | 170 mg | |
10-12歲 | 230 mg | |
13-15歲 | 350 mg | 320 mg |
16-18歲 | 390 mg | 330 mg |
19-50歲 | 380 mg | 320 mg |
51-70歲 | 360 mg | 310 mg |
71歲以上 | 350 mg | 300 mg |
懷孕期 | +35 mg | |
哺乳期 | +0 mg |
根據國健署公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指出,目前尚未有報告顯示從「一般食物」攝取過量鎂有不適反應,大多是由「含鎂藥物」或「鎂補充劑」攝取過量引起,初期症狀大多以腹瀉為主。食藥署也提醒,過量攝取鎂離子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結石風險,因此,使用鎂補充劑或含有鎂藥物前,應向醫師詢問討論適合的劑量。
1-3歲 | 65 mg |
4-9歲 | 110 mg |
10歲以上 | 350 mg |
含鎂食物推薦清單:哪些食物鎂含量最多?這款巧克力也上榜!
無論選擇哪種飲食方式,選擇當季新鮮食材,避開過多的加工食品,並適量攝取各類富含鎂的食物,例如綠葉蔬菜、堅果、全穀類和豆類,就是最能維持身體鎂含量的方法!除了曬乾的海藻類以外,含鎂量較多的食物以堅果種子類為主,須注意的是這類食物熱量與脂肪含量也不低,還是要適量攝取,才是對健康最好的方法唷。
南瓜子(去殼) | 633 mg |
白芝麻(熟) | 415 mg |
黑芝麻(熟) | 386 mg |
原味腰果(熟) | 290 mg |
85%黑巧克力 | 286 mg |
杏仁果(熟) | 275 mg |
花生 | 254 mg |
黃豆 | 215 mg |
青仁黑豆 | 214 mg |
野莧菜 | 186 mg |
核桃(生) | 173 mg |
菠菜(葉) | 141 mg |
鎂何時吃最好?
鎂的攝取時間基本上沒什麼限制,但如果有睡眠障礙,可在睡前補充鎂的保健食品,有助於調節情緒、放鬆肌肉,還能降低抽筋機率,進而提升睡眠品質。此外,除了從食物攝取鎂,也可透過營養補充品快速補充鎂,只要注意不要超過每日的攝取量。若不了解自己是否有缺鎂問題,建議到醫療院所抽血檢查或找專業醫師諮詢。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