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環境會讓膝蓋受傷!改善4個NG環境因素
第二點是改變讓膝蓋受傷的環境,也就是外在因素的改善。如果使用不適合自己身形的小桌子,膝蓋要長時間地保持非常彎曲的姿勢,所以最好盡量使用高度和深度比較足夠的桌子。此外,椅子太低時也會變成需要保持蹲姿,相反地,椅子太高也會使膝蓋彎曲,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使用腳墊。
1.開車的時候也一樣,如果座位太靠前的話,膝蓋和肩膀肌肉會很緊繃,因此最好能夠確保有讓膝蓋充分伸展的寬敞空間。另外,保持同樣的姿勢太久也不好,至少每小時換一次姿勢休息比較好。
2.另一個真正重要的環境因素是常坐在地板上,這樣不僅會常常盤腿坐著,連站起來的動作也會過度彎曲膝蓋並承載體重,因此手洗衣服或清掃地板時,建議準備沐浴用小椅子坐著洗。
3.運動的地點也很重要,過硬或是不規則的地板會使膝蓋受到衝擊。此外,冬天要盡量避免走下雪的山路或冰多的地方,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外傷會變得非常致命,所以要特別小心。注意讓自己不要受傷比運動更重要,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選擇安全的路來散步。
4.膝蓋稍微有點痛的話,使用貼紮或護具是必要的,那麼就算做相同的動作,也能減輕膝蓋的負擔,而獲得能夠正常復原的時間。戴著護膝走路時膝蓋不會變弱,反而是疼痛的時候硬著頭皮走路或者因為疼痛而乾脆不走路的話,膝蓋會受損更嚴重。
疼痛是警訊!改善4個內在因素
1.千萬不要勉強自己。身體疲累的時候,最脆弱的部份一定會出問題,疼痛是要你讓該部位休息,是想要復原的身體所出現的自然防禦反應,希望你能好好傾聽自己身體的細微聲音。
2.壓力的控管也很重要。受到壓力時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就很容易受傷。如果工作上壓力大,那就不要做劇烈運動,而是應該透過簡單的散步、冥想和深呼吸來緩解壓力,因為最妨礙身體維持恢復力的因素就是壓力。
3.為了強身而做的運動應該在狀態好的時候做,覺得哪裡不舒服了才要用運動來加強肌肉力量,這無疑是火上加油。就像在狀況好的時期要為艱困的時期做準備一樣,健康的時候也要為生病的時候做準備。在膝蓋上,我們可以先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完全沒有疼痛感時,再混合高強度的運動,讓肌肉變得更加結實,但是疼痛的時候,保護、休息和恢復是最重要的。
4.為了讓膝蓋康復,最好要好好吃飯。就像沒有鋼筋、混凝土就無法建造建築物一樣,沒有材料就無法建造筋骨。當然不是要你攝取像麵包、餅乾或泡麵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攝取量會減少,所以在攝取優質蛋白質的同時,還要充分補充維生素D 等。維生素D 不僅對增強免疫力有幫助,也是對於防止骨質疏鬆症等肌肉骨骼系統各方面都有幫助的珍貴營養素。
本文摘自《徹底治好膝蓋痛:膝蓋要的是治癒,不是治療!》/Dr.YOUTH 金裕洙(三星首爾醫院門診助理教授)/幸福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