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容易從頭到腳一身病!口水太多就是警訊
在中醫的理論中,脾胃主要負責人體水分代謝相關機制,而「脾胃虛寒」與「脾胃濕熱」,都會造成口水分泌過量。韓國中醫師朴美京指出,口水本身也屬於免疫系統的一環,除了3歲以下嬰兒或口腔疾病及矯正器導致,若沒有其他外來因素的強況下,發現唾液過度分泌且質地濃稠,甚至是會有異味的話,就可能是脾胃問題的警訊。
1.濕寒: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肚子有水聲、口水分泌增加
脾胃虛寒通常伴隨腹部冰冷、怕冷、消化機能低下、脾胃機能偏弱,並且會經常出現嘔吐症狀。朴醫師表示,除了消化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這類民眾在攝取完飲食後,上腹、胃臟部分也會明顯突出。「有些人早上起來時,也會經常覺得昨天晚上吃的東西還沒消化完,並且覺得沒有胃口。」朴醫師解釋,由於認知到消化機能不佳,這樣的狀態會身體為了加強消化機能而增加唾液分泌量。
此外,中醫認為冰冷會導致濕氣滯留,「脾胃虛寒」也會導致水氣無法獲得足夠的熱氣來蒸散排除,進而只能停滯在胃臟當中。朴醫師補充:「『脾胃虛寒』患者也會經常聽到肚子裡面有水流動的聲音,並且會經常像鼻炎患者一樣流透明的鼻涕,長期下來肚子會變得又冰又硬,罹患慢性胃炎的風險也會增加。」
【改善方式】如果本身有類似的症狀,除了就醫去除體內濕氣、暖化脾胃外,朴醫師也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經常讓肚子保持溫暖,少吃像是啤酒、咖啡因、生魚片等未煮熟或冰冷的食物,熱水或薑茶類的飲料也要多喝:「在規律飲食的同時,攝取的量也不能太多,而且應該多吃像是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的食材,飯後則可以散步而不是坐著不動,才能夠幫助消化。」
2.濕熱:脾胃濕熱,厚黃舌苔、嘴巴有苦味或酸味
至於「脾胃濕熱」則是因為熱氣累積在脾胃當中,並且向上蔓延,而這樣的症狀則可能來自包含壓力、火氣大、刺激性的飲食、高油脂的飲食、宵夜、暴飲暴食、飲酒及吸菸等。「由於熱氣是從食道上來,這類的民眾在舌尖會變紅,甚至呈現暗紅色,同時也會出現厚厚的白苔或黃苔,並伴隨濃稠多氣泡的唾液。」朴醫師補充,「脾胃濕熱」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口臭及慢性便秘等症狀,而且腹部也會經常感覺到膨脹感。
「脾胃濕熱」的民眾通常也會有腹部肥胖的問題,平常講話容易卡痰,因為經常會有嘔吐感,所以嘴巴內會感覺到有酸味或苦味。「由於肥胖問題,『脾胃濕熱』也經常與 脂肪肝、肝炎等肝臟疾病同時出現。」朴醫師補充,這類患者在胃癌、膽結石、胰臟炎等消化器官發炎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改善方式】就醫可以解決脾胃所累積的濕熱,朴醫師特別建議在生活作息上,應該選擇像是以豆腐、蔬菜、五穀類為主的清淡飲食,並且多攝取像是綠茶、綠豆等,能幫助解熱的綠色食材;不過,速食、調味料較多的飲食、醃漬類、麵粉類及糖分等,則是應該避免的選項,尤其是菸酒更應完全禁止。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