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益氣 換季期就要吃紅棗保護身心
紅棗不只是中藥材,也經常出現在傳統的甜點當中,在朝鮮時代的韓國,貴族則會在飲酒作樂後的隔天,吃一顆紅棗來解酒。而紅棗本身就對人體有益,尤其適合氣溫變化大的早晚攝取。
鄭醫師解釋,秋冬氣溫轉冷、日照減少,人體的維生素D濃度也會降低,連帶影響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分泌,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更容易感覺到憂鬱,同時也容易出現失眠、久而久之臉色變差等問題。
中醫認為紅棗具有「補中益氣」的效果,尤其是經過乾燥後的紅棗,在中醫會被作為藥材,根據《本草綱目》記載,能夠「堅志、強力、除煩悶」,以現代的醫學來說,則是能夠幫助維持自律神經機能,並且達到舒緩憂鬱症、失眠的效果:「以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紅棗富含鎂,能夠促進血清素生成、提升睡眠品質。」
紅棗本身微微的甜味來自半乳糖(galactose)與麥芽糖(maltose),能夠幫助舒緩不安與壓力,也因此紅棗又被稱為是天然的神經安定劑。鄭醫師尤其建議考生,或者是其他即將處於高壓力環境的民眾,可以藉由攝取紅棗舒緩緊張感。
維生素C是蘋果的12倍 紅棗還可潤燥增強抵抗力
至於身體上的感冒風險,鄭醫師表示,紅棗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2倍以上,同時還具有潤燥效果,能夠幫助維持呼吸器官的濕潤,增加人體對抗病毒的能力:「就算喝水,水分也會容易散失,這時就會需要紅棗的保濕效果。」
此外,紅棗是能夠讓人體變得溫暖的「溫性食材」,且經乾燥過後的紅棗效果也會更加顯著,特別適合氣溫經常驟變的天氣。
紅棗在水中煮時,會產生紅色的泡沫,有些人可能會懷疑那是農藥殘留。
但鄭醫師解釋,那其實是紅棗中的皂苷(saponin)在水中煮沸後產生的泡沫,而皂苷本身除了能夠抑制發炎,還可以強化鼻子內部微血管、幫助舒緩鼻炎:「紅棗中還有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麥珠子酸(Alphitolic acid),能夠幫助控制人體的組織胺,達到抑制過敏反應的效果。」
攝取紅棗完整營養!下一頁讓中醫師教你紅棗茶要這樣煮,幫助排除人體內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