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軟蓬鬆動物醫院(暫譯)院長、獸醫師平松育子指出,吸貓指的是「將口鼻靠在貓的身體上吸氣的行為」。雖然許多愛貓人士每天都在做,然而以獸醫的角度來看,貓身上可能潛藏著過敏原、寄生蟲,恐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不推薦該行為。若真要吸貓,應定期帶愛寵至動物醫院檢查、驅蟲,確認沒有生病、沒有寄生蟲,才能守護貓咪與飼主的健康。
吸貓潛藏的人體危害1:過敏,貓皮屑是台灣十大過敏原之一
- 感染原因:當人體吸入過敏物質後,會在體內產生抗體而發病,產生過敏症狀。
- 感染症狀:與花粉症、輕微感冒類似,包括眼睛癢、眼睛充血、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喉嚨發炎、咳嗽。如果情況惡化,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平松育子表示,吸貓最顯著的問題就是過敏,相對於被動地吸進漂浮在空氣中的過敏原,吸貓等於主動刻意將過敏原吸進體內。自己就曾遇過帶貓咪來看病的飼主,因過敏惡化造成呼吸困難,最後需要住院治療的案例。
中亞聯大醫療團隊分析近萬名患者血液過敏原,並細分出台灣民眾最容易過敏的36種物質,其中「貓皮屑(8.1%)」在十大過敏原中排序第7。
典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結膜炎、過敏性休克等,嚴重者會有致命風險。由於對「貓皮屑」、「狗皮屑」等項目產生過敏的比例是女性顯著高於男性,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主任余志強因此提醒,養寵物的女性朋友若出現過敏反應,需盡快就醫治療。
吸貓潛藏的人體危害2:蛔蟲,恐影響眼部、肺臟、腦部
- 感染原因:寄生蟲卵可能隱藏在貓的糞便和皮毛中,吸入蟲卵便可能會引起感染。
- 感染症狀:輕症包括身體倦怠、發燒等;嚴重時則恐引起癲癇般的症狀或失明,症狀依蛔蟲進入的器官而有所不同。
一旦貓、狗的蛔蟲進入人體,便可能在體內遊蕩,最後可能進入眼部、肺臟、腦部等器官,進入眼部恐有失明可能性;若影響腦部,則恐產生腦部障礙、神經障礙;此外,也曾有疑似肺癌的患者經過精密檢查後,發現是蛔蟲所致。
台北醫學大學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教授范家堃曾受媒體訪問指出,以犬、貓科動物為宿主的蛔蟲若侵入人體,恐引發失明、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等病變,若侵入腦部,甚至恐誘發阿茲海默症。
平松育子分析,若貓咪有機會外出,便要特別留意蛔蟲風險。貓咪可能會在戶外接觸蛔蟲卵,蟲卵會藉由貓咪舔毛等行為進入貓咪體內,或沾在貓的毛皮上帶回飼主家中。若貓咪體內有蟲卵,排便時蟲卵會隨糞便一起排出,飼主在清潔貓砂時便要特別留意。
吸貓潛藏的人體危害3:弓形蟲,恐影響胎兒健康,甚至造成流產
- 感染原因:經由貓排泄物而感染。
- 感染症狀:若人在體力較弱時被弓形蟲感染,可能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平松育子分析,除了可能因貓排泄物感染弓形蟲外,吃生肉也可能被感染。若是孕婦被感染,不僅恐有流產風險,還可能對嬰兒腦部產生負面影響,需要特別注意。
馬來西亞就曾有孕婦在懷胎九個月後,最後一次產檢時得知寶寶心臟已經停止而流產,忍不住崩潰大哭。3個月後解剖後才得知,原來胎兒是感染弓形蟲,且弓形蟲的來源竟是貓糞。她因此呼籲孕婦們要格外小心,以免造成悲劇。
清潔貓砂、貓糞後,民眾除了應勤洗手,避免進食時將蟲卵吃下肚外,若要預防貓咪被寄生蟲騷擾,全國動物醫院主治獸醫師王善群曾傳物文建議留意以下事項:
- 驅蟲:假如貓咪會出門,需每3個月驅蟲1次,養在室內的貓咪則可每半年1次或1年1次即可。可向獸醫師諮詢最適合貓咪的驅蟲計畫。
- 維持環境清潔:避免貓咪接觸老鼠、跳蚤等寄生蟲的中間飼主。
- 定期健檢:除了檢查貓咪健康狀況外,也建議攜帶貓咪糞便進行糞便檢查。
- 食物衛生:不餵生食,如生肉、生雞蛋、生海鮮等。
吸貓潛藏的人體危害4:細菌感染
- 感染原因:被貓抓傷、咬傷而被感染。
- 感染症狀:若被巴斯德氏菌屬(Pasteurella)細菌感染,傷口恐嚴重腫脹、化膿。若傷勢重症化,細胞組織恐會壞死。
雖然吸貓療育,但若貓咪性格不穩定、尚不親人,或飼主還無法掌握貓咪的習性,貓咪可能會伸出利爪,或用尖牙咬傷民眾。一旦被當被貓咪抓傷、咬傷時,便可能會受到巴斯德氏菌屬(Pasteurella)的細菌感染。這類細菌是許多脊椎動物的呼吸道常客,除了貓、狗外,還會出現在雞、火雞、牛、豬、兔子等動物身上。
平松育子指出,曾有飼主被貓抓傷後,手部變得腫脹,還出現發燒症狀,約10天後,嚴重到須要住院治療。自己在幫動物看病時也常被抓傷,此時一定會立刻清洗、消毒傷口,預防感染。
衛福部台南醫院感染科主任洪元斌則曾受媒體訪問建議,若要避免貓狗咬傷、抓傷而感染,應定期帶寵物打預防針。一旦被寵物咬傷、抓傷,或傷口被貓、狗舔舐,接觸到寵物口水,應立即用優碘清洗傷口,或就醫請醫師評估傷勢以避免感染。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