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性偏頭痛(Menstrual migraine,又稱作「月經相關性偏頭痛」或「經期性偏頭痛」)被定義為與月經開始時間密切相關的偏頭痛,發作時間點通常包括月經出血前兩天到月經出血後三天,患有經期偏頭痛的女性,也可能在一個月內的其他時間出現偏頭痛(例如排卵期)。 (編輯推薦:經痛吃止痛藥選哪種才有效?常見3大止痛藥效果、副作用比一比)
偏頭痛可由體內雌激素(estrogen)的波動變化所引發,因此與男性相比,女性偏頭痛的患病率高出兩到三倍,通常發作持續4–72小時。
而造成女性體內雌激素濃度的改變(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身體自然的生物性變化,例如:月經、懷孕或更年期停經,或是使用外來的激素,常見像是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更年期綜合徵候群的賀爾蒙治療以人工受孕療程中施加的藥物…等等,造成雌激素濃度改變繼而引發偏頭痛。
月經相關的偏頭痛,也可細分成「無預兆性偏頭痛」和「先兆性偏頭痛」:
- 無預兆型偏頭痛(Migraine without aura)是與雌激素相關最常見的頭痛類型,包括月經相關偏頭痛或避孕藥的戒斷,頭痛症狀常包括單側頭痛、血管搏動感、中度至重度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以及伴有噁心或對光和聲音敏感。
- 先兆偏頭痛(Migraine with aura, MA)的特色是會先出現「可逆、短暫的局部神經症狀」,如:視覺先兆(看到閃爍的光線、光點)、感覺先兆、言語/語言障礙…等。
中醫怎麼看「月經性偏頭痛」呢?
臨床常見因素包含:肝火旺、氣滯血瘀、氣血虛弱。如何區分這三種狀況的頭痛對證用藥呢?
- 肝火旺症狀:頭脹痛甚至抽痛、眼睛脹痛,煩躁易怒。臨床治療常用平肝潛陽、養陰疏風清熱的中藥為主方,藥物則可選用:天麻、雙鉤藤、石決明、僵蠶、黃芩、黃柏、梔子、龍膽草、地黃、枸杞、菊花、桑葉、蔓荊子等。
- 氣滯血瘀症狀:頭部定點刺痛或伴有灼熱感,經期多排血塊、舌頭黯淡有瘀斑,可選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方藥治療,常用的用藥有:柴胡、香附、枳殼、薄荷、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益母草等。
- 氣血虛弱症狀:頭隱隱作痛,頭暈、心悸、疲倦、經血量少。臨床常用補養氣血的方劑治療,中藥可選用:當歸、白芍、熟地、黃耆、黨蔘、茯苓、白朮等。
頭痛的穴道按摩:合谷(拇指食指併攏肌肉最高點)、攢竹(眉頭凹陷中)、率谷(耳尖上1.5寸)、風池(後頸後緣凹陷處)、百會(頭頂兩個耳尖連線與中線交點),按摩以上這些穴道可以有效緩解頭痛症狀。
平常可以如何保養呢?民眾可以試著在家試試泡簡易的「養肝清熱茶」,以下為一個保溫杯300ml的量(可回沖):枸杞子1小匙、菊花5朵、薄荷1g、黃耆3片。不過要提醒,服用中藥前可以先諮詢合格中醫師,才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頭痛類型唷。
案例分享
吳小姐每次生理期前後就容易發生偏頭痛,表示在生小孩前就有偏頭痛的症狀,但生產後頭痛卻更嚴重了,還伴隨嚴重嘔吐和眼睛畏光等症狀。
陳宥蓁醫師診斷後發現她身體在產後較為虛弱、並且足部易發濕疹,所以用補養肝腎方藥為主,酌加利濕清熱的中藥內服調理。
穩定內分泌和代謝後,偏頭痛的疼痛程度在下次月經來潮前後明顯改善很多,經過幾個月的治療,疼痛也很少再發作了。
參考資料:
- UpToDate
- 《近年中藥治療經型頭痛之文獻回顧》王嘉涵,倪家智,王人澍—台中慈濟醫院,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
作者簡介:陳宥蓁中醫師,現任竹北喜悅醫師,專長:中醫減重、美容、皮膚、兒科、婦科、內科, 現經營臉書粉絲專頁:中醫師 陳宥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