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七成、運動三成 醫師最推飯後做這件事
如果將減重的分成十等分,飲食大約佔7~8成,剩下的2~3成則必須依賴運動,儘管比重較低,但李醫師強調,絕對不能因此忽略運動的重要性:「藉由運動可以讓人體攝取的蛋白質,有效轉化成肌肉,另外還可以讓心情變好,進而增強堅持減重的意志力。」而在各種運動項目中,李醫師尤其推薦「走路」這種不太會受到條件限制,門檻又相對低的運動方式。
「若是有喜歡的運動也可以依照喜好進行,但若是沒有,會建議嘗試飯後散步。」李醫師解釋,在吃完東西後血糖會逐步上升,而飯後散步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上升的趨勢,並且減少因此容易堆積在體內的脂肪:「雖然沒有一定要走多久,但通常會建議飯後馬上走20~30分鐘,若有餘力也可以多走一些。」至於速度的話,李醫師表示,大約是可以跟旁人講話,但若唱歌會有困難,結束後則會輕微流汗的程度。 (編輯推薦:運動要痠痛才會長肌肉?6個肌少症錯誤觀念,小心肌少型肥胖上身)
但現代人相對忙碌,若是真的沒有時間走20~30分鐘,或者是想要增加運動的強度,李醫師也建議可以嘗試短時間、高強度的「HIIT運動」。所謂「HIIT運動」,指的是在以最高強度下運動後,不讓身體獲得完整的休息時間,又開始另一個循環,如此反覆進行,每次大約只要10~15分鐘,一週進行2~3次就很足夠,過量反而可能受傷。
時間少怎運動?醫師教你高效率「HIIT」燃脂
HIIT運動的重點是運動模式而非運動種類,因此不論是室內腳踏車、爬樓梯或是跑步,只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全力進行,達到氣喘吁吁、流汗、心跳加速的「高強度」即可。以跑步舉例,首先可以全速奔跑1分鐘,接著慢走30秒休息,接著再全速奔跑1分鐘,如此反覆大約10組。另外,李醫師補充,就算是年長者也可以進行HIIT運動,「只需要把目標定在最大心跳率的70%進行,同樣也能夠促進健康。」
「除了這些,『肌少型肥胖』患者也千萬不能忽略重訓的重要性。」李醫師補充,但在肌肉力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強度方面則應該要特別注意:「最好是從低強度開始慢慢增加,才能有效避免運動不成反受傷的情況出現。」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