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疾病1:缺脂性(乾燥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
安瑟美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鄭惠文撰文分享,曾有一名游泳校隊的大男孩因長期泡在含氯消毒池水中造成的皮膚傷害、乾燥,出現脫屑、龜裂等症狀;而他的雙手還因常接觸游泳池內的粗糙表面,指腹明顯泛紅、脫皮,甚至部分的指紋消失,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形成「游泳池掌」。
沈宛倢醫師則於臉書專頁指出,游泳時因泡在池水中,皮膚表面的皮脂膜容易被池水帶走,造成缺脂性(乾燥性)皮膚炎。 (編輯推薦:游泳慎防「氯」傷害!專家4招游出健康好體質)
由於游泳對皮膚最常見的影響,就是上述乾燥問題,主要因泡在含氯池水中、游泳後的沖洗、使用清潔力過強的香皂,使皮膚皮脂大量流失所致。要舒緩、解決上述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解決乾燥」。綜合皮膚科醫師趙昭明、鄭惠文等人的資料,可透過以下方式預防、改善症狀:
- 大量喝水、補充身體水分,避免皮膚過度流失水分。
- 減少沖洗次數。
- 使用身體保濕乳液、乳霜來修護乾燥機膚。
- 游泳前在較乾燥的地方塗上凡士林,預防皮脂流失。
- 可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改善游泳池掌等症狀。
游泳疾病2:綠膿桿菌毛囊炎!皮脂膜受損、有傷口,易讓細菌入侵
如果游完泳、做完spa池後幾天內,身上快速出現很多小膿泡,就可能是綠膿桿菌感染造成的毛囊炎。當民眾長期泡在水中,使皮脂膜被破壞、皮膚屏障功能下降,或肌膚有傷口,便容易令細菌入侵而造成感染。
根據林政賢皮膚科診所衛教資料,綠膿桿菌的潛伏期約1~3天,起初會出現會癢的紅斑,接著逐漸惡化成紅色丘疹、膿疱,少數病人甚至會出現發燒、疲倦、頭痛、局部淋巴腺腫大等狀況。
幸好,綠膿桿菌毛囊炎病程約2~10天即會自行痊癒,林政賢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過於緊張而將膿疱、丘疹弄破,否則恐會進一步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游泳疾病3:病毒疣!具有傳染性,盡速就診4方式治療
沈宛倢醫師撰文分析,病毒疣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該症的外觀是粗糙顆粒,表面可能會有刺刺的突起或是小黑點。由於該症具有傳染性,盡速就診並接受治療是最佳手段,以免越長越大、越長越多,甚至傳染給他人。 (編輯推薦:病毒疣擦藥膏有用嗎?醫師詳解皮膚疣治療)
根據郭育宏皮膚專科診所衛教資料,可透過4方式治療:
- 冷凍治療:雖通常需要數次治療,但沒有傷口、容易照顧,通常是病毒疣治療的首選。
- 電燒或雷射:透過高能量將組織破壞,需注射麻藥並照顧傷口。
- 手術切除,懷疑有其他惡性變化時,可手術切除並化驗。
- 外用藥膏。
游泳疾病4:香港腳!淋浴也要洗腳底
若常在潮濕公共區域光腳活動,就有較高機率被傳染到香港腳。該症又稱為「足癬」,會因為直接、間接接觸到皮癬菌而感染。 香港腳主要症狀包括腳上出現水泡,腳掌發癢、刺痛,或足部皮膚龜裂、脫皮,腳指甲變色、增厚、脆裂等。
由於皮癬菌喜歡高溫、多濕環境,在加上游泳池、健身房等處的地板常有大量人群赤腳接觸,當民眾接觸到香港腳患者接觸之處,就容易被傳染。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孫培倫曾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游泳後,記得淋浴也要洗腳底,擦乾後立即穿上鞋子,即可預防在游泳池感染香港腳。 (編輯推薦:香港腳症狀會自己好嗎?會傳染到手和臉嗎?香港腳藥膏推薦怎麼擦?真正治療香港腳水泡脫皮方法)
游泳疾病5:結膜炎!不可用水沖洗眼睛,避免紅眼惡化
除了皮膚病外,若民眾患有結膜炎、腸胃炎等疾病,還進泳池,就容易汙染泳池並傳染他人。家醫科醫師張文華受媒體訪問說明,結膜炎多半由病毒感染引起,其傳染力驚人,泳池中的旁人很難倖免。若民眾感染結膜炎,須留意不可用水沖洗眼睛,以免紅眼症狀惡化,須盡速就醫,使用類固醇藥膏、眼藥水治療。
游泳疾病6:腸胃炎等病毒感染!諾羅病毒是引起腸胃炎的主因
一旦水池受腸胃炎細菌汙染,游泳時若不小心喝了池水,等同於把細菌喝下肚。這在兒童池最可怕,由於幼兒往往會不受控制的大小便,一旦不慎上在泳池中,便會汙染池水。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則曾於「吳易澄醫師的游泳復健筆記」中指出,在游泳池受 諾羅病毒感染,是引起腸胃炎的主因。其他可能受感染的病毒還包括:腺病毒、 腸病毒等。除了業者應做好水質的過濾與消毒外,只要避免與有感染症狀的民眾接觸,就能降低大部分的感染風險,建議找人少的時段、通風良好的泳池下水。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