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變化地食用豆類、穀類和蔬菜,可以滿足所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20世紀6、70年代,中國居民的飲食接近於蔬食,那時的人民就是以吃飽為原則,食物以主食為主。當時的慢性病非常罕見。相反的,不管肉食還是蔬食者,現代人往往攝入了過多的蛋白質。蛋白質消化後變成氨基酸,過量的氨基酸進入人體後不像糖類和脂肪一樣可以儲存,再加上澱粉攝入不夠,於是逼迫肝臟起動脫氨基反應,把氨基酸轉化為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或進一步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同時生成尿酸和尿素。這些含氮物質反而增加了肝腎的負擔。
相比之下,植物蛋白高的食物如豆類,同時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比較平衡,因而多攝入一些問題不大,就是可能出現脹氣而已(花生、大豆脂肪含量高除外)。而過量攝入動物蛋白,則同時攝入了大量動物脂肪,這是導致現代文明病發病率高的原因。 (編輯推薦:減脂護心、避開壞膽固醇!想越吃越瘦,3種蛋白質這樣選最低脂)
有人擔心植物性蛋白中有些氨基酸的含量比較低,而動物蛋白才是「完全蛋白」或者「優質蛋白」。只食用植物性食物會不會造成這些氨基酸攝入不足?
研究發現,有變化地食用豆類、穀類和蔬菜,可以滿足所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人們曾經認為各類植物性食物需要在一餐內一起吃,才能獲得全部蛋白質價值,但是現在營養學權威,包括美國飲食與營養協會,相信只要在一天之中攝入不同的植物蛋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