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胸腔內科李凱靈醫師說明,肺癌是長在氣管及肺泡的惡性腫瘤,根據不同的生物特性及臨床表現,病理上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前者包含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後者小細胞肺癌則為肺癌所有種類中預後最差的類別,五年存活率約只有6%。提及導致肺癌的成因,醫師指出,鱗狀細胞癌及小細胞肺癌與吸菸較相關,其他還有許多環境因素,例如空氣汙染、油煙及家族史等,都是導致罹患肺癌的風險因子。
最惡霸癌王!小細胞肺癌易發生腦部轉移
其中,小細胞肺癌雖然只佔肺癌癌友中的一小部分,根據109年的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小細胞肺癌只佔所有肺癌的6-7%,但因「發現時多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等四大特點,加上過去20年治療無進展,病人5年存活率僅6%,甚至低於胰臟癌的9%,堪稱最惡霸的癌別,是真正的癌王。
李凱靈醫師說明,小細胞肺癌在病程上可分為侷限在單側胸廓內、可被單一放療照野涵蓋住的侷限期,及出現遠端轉移病灶的擴散期,而因其腫瘤特性,小細胞肺癌癌細胞生長速度比其他種類肺癌更快,有容易發生轉移的特性,發現時有7成都是已經轉移出去、無法開刀的擴散期,治療變得更加困難。此外,小細胞肺癌不僅轉移快也容易復發,也導致擴散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超過一年,可說是所有肺癌中預後最差的一種。
小細胞肺癌惡性度高,容易轉移且增生快速,提及是否有徵兆可提前警覺,李凱靈醫師坦言,患者發現時多半已擴散或已有其他器官病變。其中常見非特異性的症狀,包括久咳不癒、胸痛、聲音沙啞等,同時因癌細胞可能轉移到遠端其他器官導致病變,也會出現其他症狀,例如,轉移到骨頭,容易造成骨頭疼痛;轉移到肋膜,則可能造成肋膜積水,造成胸痛、胸悶、會喘等。
其中最不可忽視、危險性最高的是腦部轉移,李凱靈醫師說明,小細胞肺癌癌友中約有10~20%在診斷時就發現腦部轉移的狀況,其中有高達50~80%會在治療過程中最終發展為腦轉移,造成頭痛、頭暈、視力異常、走路不穩等症狀。研究也顯示,腦部轉移更容易導致癌友死亡,有發生腦部轉移的癌友中位生存期只有一般小細胞肺癌癌友的一半。
肺癌治療新武器!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有效控制病情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會依據診斷時為侷限期還是擴散期區分,因小細胞肺癌易擴散,所以癌細胞侷限在一個腫瘤結節,並未擴散的狀況很少見,可透過手術治療的機會也非常少,李凱靈醫師表示,通常在癌細胞尚未轉移的侷限期,會以化學治療配合放射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目的是局部的控制及避免產生遠端轉移。擴散期則會以化學治療為主,避免癌細胞進一步擴散。
然而研究發現,傳統的化學治療對於患者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李凱靈醫師指出,幾乎6成以上的患者無法存活超過一年,雖然化療反應率高,但因癌細胞分裂速度太快,很快會對化療藥物產生抗藥性,大部分患者都會在6~12個月內復發。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醫療發展,陸續有許多種治療方式加入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行列,其中包括免疫療法的誕生,也為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開啟了新契機。李凱靈醫師說明,以標準的小細胞肺癌而言,在免疫治療與傳統治療的搭配之下,發現患者的無惡化生存期比例較高,治療後患者可延長存活率,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阻止癌細胞擴散,有效控制病情、延長患者生存期。
李凱靈醫師補充,免疫治療能活躍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讓應該認識癌細胞而現在卻不認識癌細胞的免疫細胞能啟動,執行殲滅癌細胞的任務。免疫系統就像有著煞車和油門的軍隊,踩油門時攻擊;踩煞車時則停止,癌細胞即是聰明地利用這點踩住免疫細胞的煞車使其無法攻擊,而透過免疫治療可以讓免疫細胞的煞車不會被踩住、能正常攻擊癌細胞。
20年來小細胞肺癌僅有化學治療可以選擇,如今免疫治療的出現為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嶄新的選擇與希望。李凱靈醫師說,2019年底開始,陸續有相關研究證實,免疫治療可提升患者的生存機會,而她在2020年就有一位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療搭配傳統化療,後續接了兩年維持性的免疫治療後,患者至今腫瘤皆未復發過,「存活期已超過三年,今年將會邁入第四年。」和傳統化療不同,李凱靈醫師指出,在長期生存率上可看得出免疫治療帶來的進步,對於防止遠端轉移也有效果。
免疫治療藥品的副作用,跟化療比起來發生率也較低,常見副作用包括皮膚紅疹、搔癢、血糖控制異常、內分泌功能異常等,偶爾會有腹瀉、器官發炎等症狀,但嚴重的免疫相關副作用發生率都在10%以下,基本上並不常見,應定期監測療效及副作用,以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
包含免疫治療在內,肺癌治療的路上有愈來愈多新武器出現,李凱靈醫師認為,隨著醫師使用經驗上的累積,相信未來免疫治療將能造福更多肺癌患者,成為抗癌路上的新曙光。
小細胞肺癌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