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婦欲「喝水排毒」竟導致肺水腫、肺積水,「肺部整片變白」
袁于婷醫師分享,該婦人因有糖尿病、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需每天服用大量藥物控制病情。婦人因有「藥是三分毒」的既定印象,想透過「喝水排毒」,每天會認真計算,喝下2500ml的開水,若再加上水果、湯品等飲食中的水分,更遠超過心臟衰竭患者應控制的水分攝取量。
才不到2周,婦人就發現她的雙腿越來越腫,運動時越來越喘,甚至晚上睡覺時無法躺下,需要坐著才能休息。就醫檢查後,竟已出現肺水腫、肺積水等症狀,經住院治療才逐漸改善。
袁于婷醫師分析,對一般民眾來說,「多喝水排毒」是好觀念,有助增加新陳代謝、養生,但心臟衰竭的病患因心臟的幫浦力量不夠,喝進體內的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反而該「限水養生」。
心臟衰竭每天該喝多少水?預防心臟衰竭,顧好3件事降風險86%
心臟衰竭又被稱作「心臟的癌症」,會讓血液無法順利輸送至身體重要器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曾受媒體訪問說明,心臟衰竭病患的5年存活率僅有50%,甚至比許多癌症都還低。
而控制水分攝取,目的是在於減輕心臟負擔,並減少住院的風險。除了搭配藥物與心臟復健外,台北榮總建議,每日的水分應限制在1500~1800ml,可透過以下公式簡易計算:
每日水分攝取量=「前一日排出量(包括尿量、嘔吐、排便、引流量)+500~700ml。
水分來源不僅包括開水,還須計算吃藥配的水、飲料、湯汁、牛奶、營養品等液體食物,與固體食物含水量。固體食物含水量可參考食藥署「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資料,建議選擇含水量較低、較紮實的食物,而蔬菜、水果含水量通常較多,需多留意。
若要預防心臟衰竭,平時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高血壓、糖尿病相當重要。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曾以4萬多人為對象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只要在45~45歲之間,維持上述3習慣,就可降低86%心臟衰竭風險,且男性可延壽10.6年、女性可延壽14.9年。
陳冠任則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4招具體作法預防心臟衰竭,甚至有機會讓心臟恢復原有的功能:
- 高纖飲食。
- 少吃紅肉、多吃白肉。
- 規律運動,只要微喘、心肺功能加速,就對心臟有益。
- 握力運動:透過握緊拳頭讓血管緊縮,加速血管回流,訓練心臟接受血液的功能。
除了心臟衰竭外,綜合衛福部臺中醫院、台北榮總、台大醫院衛教資料,腎功能不好的病患同樣該「限水養生」,這是因為腎臟腎絲球過濾功能變差,可處理的水量變少所致。另一方面,肝硬化患者、青光眼患者也需謹慎控制水分,由於疾病嚴重程度、症狀會影響具體的水分攝取量,建議民眾與醫師詳細討論。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