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除了耐心配合物理治療療程,「維持良好姿勢」與「放鬆緊繃肌肉」是舒緩頸因性頭痛之必須,也是自我保健的好方法。本質上,頸部影響了一個人的姿態,患者應留意站勢與坐姿的矯正,只要身體的使用回到較佳的狀態,找回新的平衡狀態,肌肉和骨骼支點都會產生新的變化去因應。
平日可針對「頸部筋膜」進行紓壓伸展術(如下圖),透過伸展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肩部上方肌群、頸部側面肌群等,不僅能舒緩肌肉筋膜,還能藉此強化深層頸筋膜伸展,穩定頸部肌群。
在診間裡我最常分享的頸部按摩方法是,從後腦勺沿著後頸部慢慢往下按,按壓部位落在頸椎中線兩側2公分的位置,過程中你可能會摸到「激痛點」(俗稱氣結),慢慢把緊繃的肌肉按鬆,並且容許一點點的疼痛。每天自己按壓2到3次,每次5分鐘,就可有效預防頸因性頭痛。
行有餘力,鼓勵患者花時間舒緩全身性筋膜,從頸部延伸到胸、肩、上臂,往下直到腰臀處的肌肉。此外,用腦過度和易精神緊張是頸因性頭痛患者常見的共同特徵,如何快速紓壓、轉念,保持心情輕鬆,對預防頸因性頭痛來說很有幫助。
所有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千萬別讓最初的肩頸痠痛發展成「慢性頭痛」。臨床上,我看過太多長期受頭痛所擾的患者,他們在工作效率、生活品質無一不受到影響,甚至因頭痛問題而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比率,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目前醫界對於頸因性頭痛的瞭解與治療相對進步許多,假設你有長達多年的頭痛問題,過去在醫院治療不見改善,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尋求復健科醫師協助。
本文摘自《頸椎全書》/林頌凱(復健醫學雙專科醫師)/出色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