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心律不整常見疑問
心律不整是什麼?
心律不整指的是心臟跳動速率過慢、過快、或是不規則跳動。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二名就是心臟疾病,每年突然猝死的案例中,也有許多是由心臟疾病引發,其中「心律不整」是很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
心臟內科醫師林中行表示,可以把心律不整理解成「心臟的節律不穩定」,造成節律不穩的原因很多種,每種成因的風險也不同,可以很輕微,但嚴重也可能導致猝死。若發現自己的心跳會忽快、忽慢,可能要懷疑是不是心律不整造成的。
心律不整是一種突發性的現象,輕微還不至於喪命,但千萬不要忽視它,因為生死僅在一瞬間,若覺察心跳有異常時,可儘速就醫才是解決之道。
心律不整的症狀有哪些?心跳幾下算正常?
既然心律不整症狀是心跳過於快速、過於緩慢、或是不規則,我們就要先知道到底「心跳幾下算正常」?根據心臟內科醫師林中行的說法,可以先觀察休息時的每分鐘心跳次數是否符合正常標準:
- 一般人的心跳頻率:60~100下/分鐘,在此期間都屬於正常頻率
- 心跳太快:140~150下/分鐘
- 心跳太慢:30~40下/分鐘
根據衛福部中港醫院衛教文章,以下是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
- 胸悶
- 心跳加速
- 冒汗
- 時常感到心臟跳不停
- 心跳緩慢
- 喘不過氣
- 感覺頭重腳輕
- 昏厥或快要暈倒…等
心律不整的原因是什麼?心律不整可能的危險因子
簡單來說,心律不整大致可分為三種原因,根據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電子報,關於心律不整的原因、危險因子整理如下:
- 心理型:因壓力、情緒失控、興奮等原因造成的心律不整。
- 生理型:
- 在基因方面:如先天性心臟病
- 在後天方面:如原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比如心肌炎、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病發造成心肌疤痕組織)、睡眠呼吸中止症,代謝異常,如低血糖、低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電解質失衡、體內鉀離子濃度過高。
- 外物所造成的心律不整:像是藥物濫用、長期喝含咖啡因飲料,長時間服用利尿劑、安非他命、減肥藥等,也會造成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常見類型
心律不整可以區分成不同類型,影響到後續追蹤方式、治療策略等。根據奇美醫院衛教資訊網心臟血管內科電子報指出,心律不整可分為下列幾種:
- 以遺傳形態來區分,可分成「先天性心律不整」和「後天性心律不整」。
- 以發作部位來區分,可分成「心室性心律不整」與「心室上(心房性)心律不整」。
- 以發作的時間區分,可分成「陣發性心律不整(數秒鐘到小時)」、「持續性心律不整(超過一天)」、「永久性(超過一年)」。
我們也可以把心律不整看成兩種型態,也就是「心跳過快(頻脈)」及「心跳過慢(緩脈)」。根據三軍總醫院衛教資訊整理如下:
心跳過快 :可分成「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及「心房顫動」3種情形
- 「心室頻脈」是指心跳每分鐘120下、呼吸困難,如果不加理會,很可能會引起「心室顫動」。
- 「心室顫動」則指心跳每分鐘約300下,造成心肌無法正常收縮,很有可能引發心臟衰竭而猝死。
- 「心房顫動」也是每分鐘心跳300下,卻不會立刻致命,和心室顫動不同的是由於因心房內的血液無法打入心室,造成血液的流動速度降低,易引發腦中風、血栓。
心跳過慢:原因多為心房到心室的傳導路徑受到阻斷,常見症狀是疲倦或呼吸困難。
當心跳每分鐘少於60下,又可稱為心跳過緩、徐脈,若是深度放鬆,也可能造成心跳過慢,很可能潛藏疾病包括房室阻斷(AVB)、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及竇性心搏過緩(Sinus bradycardia)。
心律不整什麼時候該就醫檢查?
每個人的心律不整的情形因人而異,若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或感到心臟跳動異常、甚至感到呼吸困難、暈眩、昏厥等情況,此時應主動和醫師連絡,立刻就醫才不會延誤病情。
心律不整診斷方式是什麼?
心律不整如何確診?為了找出誘發心律不整的實際原因,通常醫師會透過專業儀器偵測病人心跳,如心電圖、心臟事件監測器、心臟超音波圖、植入式心臟監測器,從不同的檢測儀器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給予適合的治療。
然而,林中行醫師也說,心律不整不一定會時時發生,常常病人就醫的時候心跳頻率剛好都正常,因此有時候醫師也會使用貼身裝置,長時間監測心跳速度變化。以下介紹三種常見偵測心律不整的醫療儀器:
-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簡稱 ECG):病人發作當下送醫時,會立刻進行當下的心電圖檢查。
- 24小時心電圖貼片:可以貼在病人身上,進行24小時的心電圖監測,避免發生在醫院時剛好心跳都正常,因而輕忽心律不整的狀況。通常會透過貼片追蹤7~14日。
- 皮下心電圖紀錄器:如果透過24小時的心電圖貼片,還是一直都找不到原因,還有更進階的皮下心電圖記錄器,可以紀錄病人的心電圖長達3年。
心律不整的治療方法?心律不整手術治療方式?
只要確認好心律不整的原因及種類,醫師會依專業判斷決定治療策略,以下介紹幾種心律不整的常見治療方式:
1.植入儀器:
如心跳過慢植入心臟節律器;心跳過快則植入心臟去顫器。根據中山醫學大學《中山醫訊》指介紹,置放心臟節律器、植入心臟電擊器差別:- 【心臟節律器(Permanent pacemakers)置放】節律器是當心臟跳動過慢時,放電來促使心臟跳動,預防心跳頻律過慢,手術約1-2小時。
- 【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當病人發生嚴重的心室頻脈、心室顫動,都易出現猝死危機,在病人的鎖骨下方做皮下切口植入如名片盒大小的「小型移動式AED」,並把導線連接心臟,來偵測不正常的心跳,即可在第一時間進行電擊搶救。
2.電擊心臟整流:
可依病情搭配鎮靜劑後執行3.導管電氣燒灼術:
用於經常爆發心律不整,或發作後症狀很多的心房顫動病人,甚至連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有藥物嚴重副作用的病人適用。 電燒術好處是低危險性、低死亡率、住院天數短、不須長期服藥、不須開刀、胸口無疤痕。電燒術病人手術後的注意事項,包括術後一個月內,不要過於勞累或提重物,當術後需定期回門診複診,僅少數病人電燒術後胸部有灼痛,偶爾有心悸,大多在2~3週內消失,並不用服藥。4.藥物治療:
心律不整若不動手術,藥物治療的用藥很多,醫師可依據患者的慢性病史及年齡給予合適的治療方式。常見藥物有一般可分為鈉離子通道阻斷劑(Sodium channel blocker)、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鉀離子拮抗劑(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4種。預防改善心律不整!忌吃飲食、建議生活習慣這樣改
如何預防心律不整?根據桃園國軍總醫院內科部衛教文章指出:
- 保持情緒穩定、放鬆心情、放慢生活腳步的正常生活起居。
- 當心律不整發作時,應立刻停下手邊工作,休息是停止發作的當務之急。
- 從飲食控制來預防心律不整,建議如下:
- 少吃/少喝刺激性食物如酒精、濃茶、咖啡及飲料。
- 少攝取高油脂、高膽固醇、少鹽、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 禁菸酒,因菸中的尼古丁易引起心律不整及血管硬化。
- 多攝取鎂離子、鉀離子幫助平衡鈣離子的食物如菠菜、青花菜、草菇、奇異果、核果類,維持心跳及心肌的正常收縮。
- 同時關注其他疾病的醫療控制,如高血壓或糖尿病….。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