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並非一夜之間突然產生,專家表示,40歲後腦部就會逐漸萎縮,並花上20~40年才會慢慢形成失智症,而推遲失智症發展的最好辦法,就是持續使用頭腦、身體。
鹿嶋市患者失智症惡化較慢!美國高齡修女大腦萎縮也不失智,醫:有共通點
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以實際案例解釋,他多年前在東京醫院服務時,每月會有2次前往茨城縣鹿嶋市為失智症患者治療。當時他即發現,和東京相比,鹿嶋市的患者失智症退化得比較慢,他進一步研究發現,主要是因為兩地患者的行為模式大不相同。
東京市中心患者一旦被診斷出失智症,家人就會表示「汽車來來往往很多,外出很危險」、「不要帶給周遭鄰居麻煩」等意見,而讓患者傾向閉門在家。
相對地,鹿嶋市的患者即使被診斷為失智症,生活型態也依然不變,不僅會自由外出,也會繼續從事農業、漁業等工作,生活和以往相比並沒有太多制約。持續工作的話,頭腦、身體也都會持續被使用到,和田秀樹相信這就是該市民眾失智症進展較緩慢的原因。
和田秀樹舉進一步分享,美國曾針對678名75歲以上的修女進行研究,測量身體、精神能力,並透過解剖紀錄死亡時的腦部狀態。研究發現相當令人意外,明明有8%的修女腦部萎縮到應會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狀況,但卻在過世前完全沒有失智症的跡象。根據研究這8%的修女生活有其共同點,「每天規律生活,並透過志工服務等活動持續與人建立關係」,正是失智症未發病的理由。
和田秀樹表示,人們至今仍未完全了解頭腦,甚至有人認為約只有10%的頭腦被人類使用,即便有所萎縮,依然有能供人類日常使用的餘地。因此即便罹患失智症,只要能持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頭腦與身體,就能夠延緩症狀的出現,「這是鹿嶋市的老人家們與美國修女告訴我的事。」
不用做益智遊戲!下一頁看看哪些娛樂也能健腦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