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發燒、咳嗽、起紅疹…症狀與感冒相似
疾管署公布,日前台灣新增1例境外移入的麻疹病例,曾在3月中時前往泰國旅遊,4月初即出現相關症狀。麻疹是一種傳染力非常強的疾病,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包括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之後則可能出現皮膚紅疹,並會產生短暫色素沉澱,嚴重患者甚至會產生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
儘管許多台灣民眾都曾在小時候接種過麻疹疫苗,但由於保護力會逐年降低,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曾受媒體訪問提醒,現年36歲以下者,若常出國應評估後施打疫苗較佳。若不確定自己是否曾感染麻疹而有抵抗力,或擔心抗體減少,則可先就醫評估接種需求。
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等病媒蚊傳染疾病:長袖長褲、防蚊噴霧不可少
在炎熱、潮濕之處,傳染疾病的病媒蚊難免孳生,就連台灣南部在夏季炎熱時也可能產生登革熱疫情。而根據依據疾管署疫情統計,多數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緬甸等)都有病媒蚊傳染病疫情,包括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都不容忽視。
- 登革熱:疾管署指出,台灣2023年截至4/10止,已累計23例境外移入的登革熱病例,且都來源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南亞國家。
依據體質不同,感染登革熱的嚴重程度也不同。衛福部指出,可能只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也可能出現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典型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恐造成肝臟、心臟等器官損傷與休克。 - 屈公病:與登革熱的病媒蚊相同,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等,與登革熱相當類似。此外,有約半數病患會出現皮疹症狀。
- 茲卡病毒:除了由病媒蚊傳染外,還可因性行為、輸血等方式感染,約只有18%感染者有症狀,包括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痛、結膜炎、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與登革熱、屈公病相似。
由於上述疾病都屬於病媒蚊相關疫情,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彭仁奎呼籲,台灣民眾前往東南亞時,戶外活動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儘量減少裸露部位。此外,還須使用含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蟲藥劑,預防病媒蚊叮咬。
A型肝炎:小心不乾淨的食物
在炎熱的東南亞國家,來杯清涼消暑的水果冰沙真是一大享受,然而由於無法確認每個攤家的衛生狀況,很有可能病從口入,感染以「糞口傳播」為散播管道的病毒性A型肝炎。
一旦感染A型肝炎,會有突然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腹部不舒服、黃疸等症狀發生。由於A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約15~50天,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曾受媒體訪問表示,一般回台1個月後就容易出現症狀,建議民眾在東南亞避免生飲、生食。。
彭仁奎也表示,台灣近年糞口傳染的A型肝炎發生率已大幅下降,但是由於30歲以下民眾大多沒有抗體,呼籲民眾前往衛生條件較不佳地區時,要確認食物有否徹底煮熟,並常使用肥皂洗手,避免感染。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也建議,沒有A型肝炎抗體的民眾,可在旅遊前先施打疫苗,即便只打一劑,也有90%的預防效果。
猴痘:斑疹、丘疹、水泡、膿泡…皮膚病灶變化嚴重
猴痘爆發以來,全球已累積超過8.6萬人確診,而在台灣鄰近國家中,泰國更是榜上有名,截至3/1止,感染人數僅次於日本。
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的傳染病,除了接觸動物外,也可能因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汙染物品、損傷皮膚黏膜而受到感染。感染後除了發燒、頭痛、肌肉痛等症狀外,皮膚還會出現斑疹、丘疹、水泡、膿泡等皮膚病灶變化,嚴重者甚至恐長出數千顆以上的疹子。
衛福部建議,民眾應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高風險場域,旅遊時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減少人畜共通傳播風險。
參考資料:
- 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
- 首例麻疹境外移入!30多歲男性泰國染疫返國 曾到宜、花自駕遊
- 麻疹出現首例境外移入!麻疹症狀像感冒、潛伏期達兩周,麻疹疫苗接種對象、時間與預防方法一文看懂
- 國人赴東南亞國家旅遊應注意防疫 潑水迎好運 健康回家去
- 赴東南亞潑水節注意 今年已23人返國染登革熱
- 登革熱
- 今年首例本土屈公病現蹤新北市,疾管署與新北市政府啟動防治工作
- 茲卡病毒感染症疫情現況
- 茲卡病毒感染症Q&A
- 茲卡病毒感染症於東南亞與中南美洲流行,市民朋友平日應注意家戶內外環境衛生及「巡、倒、清、刷」,出國務必加強防蚊措施
- 國人赴東南亞國家旅遊應注意防疫 潑水迎好運 健康回家去
- 旅遊旺季 小心A型肝炎上身 前往東南亞旅遊 注意飲用生水
- 我國出現2例本土猴痘確定病例,籲請民眾做好自我防護,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及接觸史
- 猴痘台灣本土首例確診!發燒、紅疹都是猴痘常見症狀,治療防傳染方法一次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