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病人如果說自己喉嚨痛、鼻塞,醫師就要去找出原因是單純感冒或嚴重需要住院肺炎;同樣的道理,眼科醫師也需要找出飛蚊症的成因,到底是一般退化而形成的「眼內幽浮」,還是其他病因造成的病理性飛蚊症。而就統計數字來看,來門診求診的飛蚊症病患,只有5%是病理性飛蚊症。
飛蚊症不是病!只是病人的症狀
那麼,要怎麼知道自己的飛蚊症,究竟是退化或疾病引起的呢?所謂的病理性飛蚊症,是因疾病造成眼睛內的變化,讓人感覺眼前有小蟲或其他東西在漂浮的現象。但要確認究竟是一般退化或病理性飛蚊症,要透過點散瞳劑、做眼底檢查或是高階的眼底攝影,才能看得到眼睛最底部的視神經、視網膜、黃斑部及周邊視網膜,是否有視網膜裂孔、剝離、出血、眼部腫瘤等問題。臨床上就曾有患者眼睛底部出血,結果檢查才發現有血糖、血壓過高的問題。
「雷雨交加」要警覺!視網膜剝離風險高15%恐有失明危機
有時醫師也會囑咐病人「有症狀要再回診喔!」,病人卻會不解:已經對飛蚊症多加注意才會來看診,還花時間點散瞳劑等半個小時、做了一系列檢查,醫師也說沒有問題,為什麼要患者有症狀再回診?為什麼不是當下就先處理呢?
其實要最注意的是後續有沒有「雷雨交加」的症狀,因為這時候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提升了15%。在眼睛的「更年期」過程中,玻璃體會液化、跟視網膜分離,這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正常現象。大部分人的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離時是平順的,但少部分人卻會出現「藕斷絲連」的現象,玻璃體與視網膜分離不完全、甚至拉扯視網膜造成出血、裂孔,就會出現「雷雨交加」、「蝗蟲蜜蜂成群」的現象。
視網膜剝離造成的急性飛蚊症,還可能有失明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眼科醫師會提醒病人,一旦出現「雷雨交加」的狀況就要趕快就醫處置。也有病患會問,電話諮詢陳述詳細症狀,是不是就能夠讓醫生容易判斷呢?但再怎麼詳細的症狀描述,還是不等同親自作檢查得到詳細與實際的判別,因此是不可能對於診斷處置有所幫助的。
作者簡介:陳瑩山醫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專長: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雷射及手術等。 陳瑩山眼科醫師醫療網、 護眼達人陳瑩山醫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