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發胖 吃「糖毒素」看起來恐更老
「糖毒素」指的就是糖化終產物(AGEs),也就是糖和蛋白質、糖和脂肪結合後產生的毒素。李醫師解釋,不同於其他殘餘物質會透過排泄排出體外,食物分解再分解後剩下來的AGEs,會堆積在人體各處的細胞,導致組織硬化:「包含骨質疏鬆、高血脂症、血管硬化等,都是可能出現的疾病,而除了最基本的肥胖之外,若是附著在皮膚造成細胞硬化,也會讓皺紋更容易出現。」 (編輯推薦:別讓身體糖化了!醫師一張表盤點10種最糟的致發炎食物)
糖毒素形成,與食物的料理方式有關,其中尤其是炸物、直火烤物,在美味的同時也會含有更多的糖毒素;另外,加工肉品本身不只糖毒素含量會比較高,還會添加各種化學物質,特別需要小心。
糖毒素含量 料理方式、放置時間都有關
「比起炸、烤,會更建議用煮的或燙的方式來料理食材。」李醫師說明,涮涮鍋、白煮肉等料理方式,因為料理溫度大約在100度左右,相較於更高溫的油炸、直火烘烤等方式,產生的糖毒素也會比較少,「以90公克的雞肉來說,水煮一小時產生的糖毒素為1000ku(糖毒素計量單位),炸3分鐘則會飆到6600ku。」
而若是想要減少糖毒素攝取,李醫師也建議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像是100公克的生紅蘿蔔,糖毒素僅有10ku,洋蔥和番茄則分別為36和23。 (編輯推薦:遠離糖化、動脈硬化!40歲後想老得比別人慢,早餐別碰這3樣)
此外,像是會產生「梅納反應」,也就是食品褐色化的料理方式,也代表著糖毒素的增加,像是啤酒、麵包、牛排及醬油,在藉由發酵或超過攝氏120度的高溫讓食物產生香氣、風味的同時,對於人體的傷害也會跟著增加。
至於現代人無法戒除的咖啡,韓國家醫科醫師金慧妍(김혜연,音譯)也表示,其中糖毒素相對低的是濾掛式咖啡,每250毫升只有4ku,但若是在保溫杯中放置超過1小時,則會增加到34ku。同時她也建議民眾,只要把握「海鮮比其他肉類糖毒素含量低」、「料理越繁複糖毒素含量越高」等重點,就能夠從生活中落實減少攝取糖毒素。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