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日行萬步」是不少民眾的目標。不過,現年74歲、透過每天健走甩去8kg的日本諏訪中央醫院名譽院長鎌田實認為,沒有日行萬步的必要,刻意日行萬步反有「走過頭」的可能性。
「走過頭」不僅會讓身體殘留疲勞,還可能降低免疫力,反而容易生病。根據研究,儘管走越多步越健康,但8000步以上就已看不出提升健康的效果,走到12000步以上反而會產生腰痛、膝蓋痛等負面影響。
而哈佛大學曾研究發現,針對高齡女性來說,即使是一天平均走4400步,這種絕不多的步數,也比一天平均走2700步的民眾降低41%死亡率。儘管步數增加,死亡率會相對應地減少,但當步數超過7500步後,就未看見變化。
另一篇麻薩諸塞大學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也發現,和每天走不到7000步的民眾相比,每天至少走7000步就可降低50~70%的死亡率。因此,民眾即便無法日行萬步,每天再稍微努力,提升至8000步左右或許是個維持身體健康的良好方式。
鎌田實同樣認為,一天約走8000步左右最好。一般來說,透過購物、通勤等日常活動,許多人本就走了6000~7000步,要補足剩下的1000~2000步,只需10~15分鐘即可。
「快慢健走法」3步驟:可全身運動,達鍛鍊心肺、肌力等功效
鎌田實也實際提供了他每天都實踐的「快慢健走法」供讀者參考,和一般單純的健走相比,透過快走、慢走交互速度變化,即使是短時間進行也有有氧運動效果,不僅能得到降低死亡率、降血壓、血糖、預防失智等該有的健康益處,還能提高心肺機能、鍛鍊肌肉。
不過,鎌田實的健走法並非單純地變換速度走路而已,而是由3種走路方式組合而成:
- 大步走:維持正常走路速度,比一般步幅多跨出10cm。由於可動態活動下半身,可以強化肌力,並伸展髖關節。此時雙臂隨節奏前後大幅度擺盪,更有全身運動效果。最初可從增加5cm步幅開始,習慣後再加到10cm即可。
- 快步走:增加步行頻率。維持以往一般步幅,如同競走般加快兩腳踏出的頻率。不僅可以增加身體負荷、提升心肺機能,還能藉由好好使用大腿、小腿來強化下半身肌肉。
- 慢走:不管速度與步幅,建議一邊想著腹式呼吸,一邊慢慢調整呼吸。前述2種強度較高的快走會刺激交感神經,此時透過慢走與腹式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以達調整自律神經功效。
混和多種走路模式,對身體更好!下一頁日本名醫教你怎麼組合3種走路法,走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