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非哈孝遠第一次公開表示自己受痛風所苦,過去他就曾透露,自己只要變胖、變瘦、太累,痛風都會復發,令他十分困擾。過去痛風被認為是「帝王病」,只有常常大魚大肉的貴族才會被痛風纏上;不過近年大眾飲食習慣改變,痛風越來越普及,罹患的年齡層也越來越低。
知名YouTuber阿滴,今年稍早也在臉書上公開,自己過年期間痛風發作、手肘整個腫起來,只好臨時取消飛往新加坡探親的機票,獨自在台就醫、休養。阿滴年僅33歲,而且身材瘦削,跟一般人印象中的痛風族群相差遙遠。他自述,自己年前工作緊湊、太過勞累,且為了調養身體少吃肉、多吃海鮮,再加上年前尾牙聚餐不斷,種種因素加乘下,誘發第一次痛風。他也提醒大家注意健康,如果屬於高風險族群,或家中有遺傳基因,就得更加小心。
痛風危險族群有哪些?2個隱藏危機要注意
根據熱河診所的衛教資訊,痛風發生是因為體內的「普林」過多,進而導致尿酸偏高;當身體無法正常排出尿酸,體內尿酸累積、沉澱在關節,例如膝蓋、腳趾關節、手腕等,就會引發嚴重發炎、腫大,造成劇烈疼痛。容易得到痛風的高危險族群包括:
- 具痛風家族史、遺傳基因者;
- 青春期後的男性族群:根據統計,痛風患者有95%皆為男性;
- 更年期後的女性族群:女性停經前由於有女性荷爾蒙保護,較不容易罹患痛風;到了更年期後,荷爾蒙逐漸減少,使得痛風機率大增;
- 體型肥胖之族群:中醫師李俊儀在臉書上指出,肥胖會阻礙尿酸排出,因此肥胖者較容易形成高尿酸的狀態,提升痛風風險。
李俊儀中醫師也提到,飲食是促使痛風發生最重要的因素,例如內臟、海鮮、啤酒、火鍋湯都屬於高普林食物,想要預防痛風就要盡量避免攝取。不過,除了避開這些食物,還有2容易造成痛風的「隱藏危機」,一旦忽略,即使少吃高普林食物、不喝湯,仍然可能遭痛風纏身:
1. 含果糖的手搖飲料
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上說明,肝臟代謝果糖時會消耗大量能量,過程中很容易增加尿酸形成。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女性每天喝1杯含果糖的飲料,痛風風險就會增加74%;若一天喝2杯以上,風險更是會提升至239%。
根據《ETtoday》報導,廣東就曾有一名18歲高中生,通常每2天就會喝1杯奶茶,有時甚至1天1杯,結果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手腳關節長滿白色結石、異常腫脹,痛到無法走路。因此夏子雯營養師提醒,添加蜂蜜、高果糖糖漿的手搖飲料也是痛風兇手,千萬別忽略喝飲料的風險,毫無節制地攝取。
2. 劇烈減重
雖然肥胖是痛風的危險因子,但是貿然減重,竟然也可能誘發痛風!家醫科醫師陳敬睿在臉書上說明,如果本身尿酸偏高,一旦減重太快可能造成代謝系統混亂,此時痛風就很容易發作;另外,如果採取最近很流行的「斷食法」,更會導致體內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崩解,使尿酸值更上一層樓。
陳敬睿醫師分享,他有一名女性病患明明生活作息正常、身體也沒有不適,健檢卻發現自己的尿酸值一年比一年高;經過詢問,才發現原來他最近嘗試了「斷食減肥」,才導致尿酸值升高。他建議,如果本身尿酸過高者想要減輕體重,一定要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減重也以每個月1~2公斤為限,否則反而會讓痛風更快發生。
改善生活習慣為預防重點!5原則避免痛風上身
如果不希望痛風找上門,或是避免痛風再次復發,可以透過什麼方法預防?風濕免疫科醫師黎子豪在《新光醫訊》中說明,預防痛風發作需從生活型態開始改善。除了要避免尿酸過高,當尿酸波動過大,也容易導致痛風,例如熬夜、過度操勞、缺乏水分等都是痛風的常見因素。改善生活型態的方式包括:
- 補充足夠水分
- 減少喝果糖飲料
- 戒菸、少喝酒
- 避免熬夜與壓力
- 調整飲食內容
調整飲食內容為預防痛風的重要方法,針對飲食如何調整,陳敬睿醫師建議痛風患者依循國健署的「我的餐盤」原則進食,並注意下列幾個要點:
- 每天早晚一杯奶:牛奶、優酪乳含有酪蛋白、乳清蛋白,能夠促進尿酸排泄,每天喝2杯以上,就能降低50%痛風發作的機率。
- 每餐水果拳頭大:建議選用含較多花青素的水果,例如櫻桃、藍莓等,因有抗發炎的功效,可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 菜比水果多一點:多吃蔬菜有益健康,不過高普林的海帶、乾燥香菇等則需避免。
- 飯跟蔬菜一樣多:一般的五穀根莖類都可以安心適量攝取。
- 豆魚蛋肉一掌心:高普林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海鮮需避免過量食用;此外也需降低脂肪攝取,避免太多脂肪降低尿酸代謝,因此建議優先選擇豆腐、蛋類。
- 堅果種子一茶匙:堅果中的油脂含量高,吃太多也會降低尿酸代謝,因此每餐建議攝取跟拇指指節一樣大的份量即可。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