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暖身反而胃痛、火燒心?中醫告訴你哪裡出錯
台中慈濟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有一名45歲的女性個案,長期工作晚歸,每天都要吃了宵夜才入睡。最近因為低溫,他和朋友一起吃了麻辣鍋、羊肉爐進補暖身,沒想到卻反而引來胃痛、胸口灼熱和胃酸逆流!
什麼?冬日進補也有事?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鄭宇真認為,該名女性體質屬於「脾虛胃熱」,此時補品、刺激食物吃太多,便容易引起胃氣上逆,產生燒心感、泛酸等胃食道逆流症狀。
事實上,工作勞累過度、飲食失衡都會造成脾胃耗損,根據中醫醫學博士武建設在《遠離身體裡的「虛.寒.濕.熱.瘀」》一書中的說明,長期熬夜會導致體虛,一旦比較「上火」的進補食物吃太多,就會造成體熱。而且除了胃食道逆流,補過頭還可能導致蕁麻疹爆發、傷口發炎嚴重甚至出血。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疾病,黃胤誠中醫師也在臉書上提醒,如果觀察到自己進補後出現噁心反胃、暈眩、脹氣、拉肚子的狀況,都是「補過頭」的徵兆。
越補可能越大洞...這些人冬季進補千萬小心!
林巧薇中醫師的臉書貼文也提出,台灣四季暖濕,加上現代人作息混亂,平時常吃高油、高鹽、高熱量的外食,體質多濕熱,其實未必適合大肆進補。耕莘醫院的衛教文章中提到,以前重視冬季進補是因為過去農民在一年中耗盡體力耕種,加上營養較缺乏,體虛、抵抗力不佳,冬天容易受寒邪侵襲致病,因此透過進補儲存能量,但是現代人的營養充足,也不是人人都從事勞力工作,不再適合大補特補,尤其以下幾種狀況的族群,應盡可能避免任意進補:
- 三高、糖尿病、痛風患者:不宜進補動物內臟及海鮮,也不適合使用溫補藥材進補。
- 急性感染症者患者:例如感冒、咽喉痛、發燒者忌補。
- 生理期期間:正逢月經期間的女性進補,可能導致經期受影響。
- 腸胃虛弱者:容易便秘、腹瀉、腹脹的人都要節制飲食,以免腸胃症狀加重。
- 進補後身體出現異狀:如果發現自己進補後出現頭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煩躁難眠、口乾口苦及大便乾硬等上火症狀,都應該立刻停止進補。
冬季用溫性蔬菜補身剛剛好!推薦蔬菜一次看
最近天氣很冷,真的沒辦法透過飲食暖暖身子嗎?其實不見得要大補特補,中醫師眼中有更「家常」的選擇!例如中醫師郭大維先前就分享,自家在炒高麗菜時就會放幾顆枸杞,除了提味外還能達到溫補肝腎的作用;中醫師蔡盈盈也在《聯合報》的訪談中建議,與其任意進補,不妨改為攝取「溫性蔬菜」;通常我們會以為蔬菜、水果的性質偏寒涼,其實也有許多蔬果屬性溫熱,吃下肚既能溫暖身體又沒有負擔!
根據灃食教育基金會網站上的介紹,常見的溫熱蔬菜當中,蔥、韭菜、生薑、洋蔥、大蒜、辣椒、胡椒、芥末偏熱性;南瓜、茼蒿、芫荽、茴香、九層塔則性質較溫和。這些食材除了溫補以外,還富含各種營養素,有利於消炎、治病、甚至是抗癌。
- 生薑:最為人熟知的溫性蔬菜,除了可以暖身,高敏敏營養師也在臉書介紹,生薑還有助消化、抗發炎,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 洋蔥: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提神健體的效果。而且吳明珠中醫師在臉書介紹,洋蔥具有神奇療效,可以降三高、治感冒,還有抗癌作用。
- 韭菜:石晶明中醫師曾撰文說明,韭菜能溫補肝腎、強筋壯骨,常飲韭菜汁,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症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 大蒜:大蒜也被稱作「血管清道夫」,韓國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音譯)曾在文中表示,大蒜可以為身體帶來降血壓、抗發炎、抗氧化及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 茴香:蔡盈盈中醫師曾在臉書上分享,茴香性溫,不但可以幫助暖身驅寒,而且還有健胃理氣的功效,很適合在冬天食用。
- 南瓜:性溫、味甘,是適合脾胃虛寒者的養生食材。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介紹,吃南瓜還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防癌等。
溫性蔬菜補身料理可以這樣做!
【蔡盈盈中醫師推薦食譜:茴香煎蛋捲】
茴香性溫且可以幫助暖身,蔡盈盈中醫師在臉書上說明,如果害怕茴香的味道,可以先將茴香燙過再進行烹調,他也分享一道食譜,推薦大家將茴香加入蛋汁,做成煎蛋捲食用。
- 材料:茴香適量、雞蛋
- 作法:
- 先將茴香葉的部份切細,下鍋炒過,並倒入一半的蛋汁,拌炒後推到鍋子一邊。
- 倒入剩下的蛋汁,蛋汁凝固成蛋皮後將茴香包起來。
- 如果不會做蛋捲,也可以做成茴香炒蛋,一樣讓人胃口大開!
【黃胤誠中醫師推薦食譜:生薑神仙粥】
中醫師黃胤誠在臉書上分享,生薑是抗風寒最簡單的食材,在陰氣旺盛的冬天,吃生薑可以溫補陽氣,也能幫身體增加抵抗力,因此他推薦將生薑加入糯米熬煮成粥,作法十分容易。
- 材料:糯米、生薑、白醋、蔥白
- 作法:
- 將糯米跟生薑放入鍋中,加入水一起煮。
- 水煮開後將醋、蔥白加進去,熬煮約15分鐘即完成。
- 注意:
-
- 中國古代認為糯米比起白米更有補腸胃的功用,但若本身腸胃功能較差,可以改為白米。
- 糯米較不易煮開,可前一天先浸泡,會較容易煮開。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