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82歲的生物學家伯恩.韓瑞希,是生物學家、博物學家,同時也是一位熱愛馬拉松的跑者,年輕時曾榮登美國超馬協會名人堂的他,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老化,體力大不如前,也讓他思考起「為什麼有些人能凍齡、有些人卻是老態龍鍾?」、「我們對老化有多少控制權?」並開始探究運動與年歲之間的關係。
【早安健康/伯恩.韓瑞希(生物學家、超級馬拉松跑者)】
李偉文醫師推薦序:活到老,跑到老,享受到老
長達將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物,也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涯規畫,包括伯恩·韓瑞希,八十多歲的生物學家與超級馬拉松多項紀錄的締造者。
原本伯恩還想以八十歲高齡參加一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但是因為疫情他決定打消這個計畫,這是生命時鐘教導的:人生這場旅程不適合太硬性的規則,隨著年歲增長,必須學會調適取捨,若以正面的角度看,身為科學家的他也體會到,精心規畫的行動很少孕育出真正的原創,反而各式各樣的意外更有潛力。
他從十幾歲到八十幾歲,生命重心就圍繞在跑步,以及觀察自然做動物研究。人也是動物,他把自己當白老鼠,將人類跟大自然的動物對比,也讓我們能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生命歲月的成長歷程。
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老化和新陳代謝有關,因此壽命較長的大型動物新陳代謝比小型動物低,現代市面上賣得最夯的抗老化產品,就是各種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維他命或植化素,而自由基就是新陳代謝細胞氧化的產物。
動物新陳代謝的速率最具體的表徵就是心跳的速率,有個假說認為哺乳動物一生的總心跳是個常數,把各種常見的哺乳動物平均壽命跟牠們的心跳數相乘,是一個固定數。而且心臟細胞跟身體其他細胞非常不一樣,幾乎是不會複製再生的;換句話說,心臟絕大部分構成的細胞從出生後都不會死掉,也不會複製後代,直到老年或因病停止跳動,人死掉了,這個跟我們活一樣歲數的心肌細胞才會死掉。
作者終其一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尋找答案,不過不管支持與反對,在科學上都缺乏足夠的證據。至於以個案來說,人的歧異度很高,活得健康又長壽的人裡,有從來都不運動的人,也有運動狂。英年早逝者,有運動健將,也有宅男宅女。目前科學研究傾向認為,輕微刺激能夠減緩老化並增加壽命,真正會降低壽命的刺激是高強度且長時間的運動。不過作者之所以可以到七、八十歲都還有能力跑一百多公里的超級馬拉松,或締造連續跑二十四小時沒間斷的超馬成績紀錄,這麼高強度卻還能長壽健康,或許多少也是他天賦異稟,因為他靜止時的心跳速度每分鐘不到四十下,比一般人六、七十下低非常多,所以他在劇烈運動時,即便心跳是他原本的四倍,也才達一百多下。
我們一方面要接受肉體的衰敗,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繼續追尋賦於我們生命意義的目標,像是為他人奉獻、為群體奉獻、為某些目標奉獻,投入用智慧才能得以創造出的活動。我們在老年時應該保持足夠旺盛的熱情,這熱情能讓我們避免自我封閉。當我們透過愛、友誼或憐憫而為別人付出時,我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最好別太常想到老年,而要過著參與社會的生活,即使我們不再抱持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仍要繼續參與社會。
本文摘自《跟生命時鐘一起跑:活到老跑到老的生物學家對時間節律與老化的自然觀察和省思》/伯恩.韓瑞希(生物學家、超級馬拉松跑者)/商周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