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憋尿恐令膀胱發炎,甚至影響腎功能
不少民眾因工作忙碌,又或如廁環境不適宜、覺得不雅觀而養成憋尿壞習慣。曾演出《黃金歲月》、《美麗人生》的演員黃露瑤也於節目分享,和朋友出去玩時,如有3、4個景點,自己會每個地方都上廁所,而一位女性朋友竟一整天都不如廁,習慣憋到很有感覺才上,最後引起發炎並反覆感染。
義大醫院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於節目分析,尿液中的諸多物質對細菌相當營養,因此憋尿時細菌就會在其中慢慢生長。若生長到一定程度仍未解尿,便容易令膀胱發炎、感染。除了造成燒灼感、下腹刺刺的等不適症狀之外,細菌也恐沿著輸尿管向上感染至腎臟,甚至影響腎功能。
而預防泌尿道感染最簡易的方式就是多喝水,建議攝取每公斤體重乘以30ml的水分。此外,上完廁所後也應由前往後擦拭,避免肛門大腸桿菌影響泌尿道。
東西猛塞吃太飽,恐改變內分泌降低免疫力
在勞累一天後,許多民眾喜歡透過大餐犒賞自己、療癒身心,不過此舉竟也會降低自身免疫力。成美診所院長、肝膽胃腸科醫師陳炳誠於節目解釋,食物並非完全無菌,當食物吃進腹中後,仍需透過免疫細胞將細菌分解、清除。而人體免疫細胞有限,當飲食過量,免疫細胞多被徵召至腸胃道工作,可利用的免疫細胞就會稍微變少。此外,飲食過量也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改變,造成免疫力下降。
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廖桂聲則曾為文指出,當民眾飽食終日,且長期多吃肥膩濃厚食物,便恐使內分泌失調、荷爾蒙受阻,而降低免疫力。反之,若能維持每餐只吃7、8分飽,維持適當飢餓感,便可間接活化免疫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使人不易生病。
陳炳誠醫師則建議,民眾可透過168斷食等適當方法,且不要吃太飽(7分飽)對免疫力較佳。不過,若是採用一天一餐的方式(一定會斷食超過16小時),則要留意總熱量需下修才能得到斷食益處。
不過,即便熱量下修也不能忽視營養均衡與蛋白質、油脂等營養素。陳炳誠醫師以開刀患者舉例,許多民眾動完刀後會透過雞湯「進補」,攝取蛋白質、油脂,可幫助增肌、提升免疫力,身體就能較快復原。
不運動恐令免疫細胞步不活躍、減少肌肉降低免疫力
眾所皆知,運動對身體有諸多益處,除了有氧運動可以鍛鍊心肺功能,阻力運動能增加肌肉外,運動其實也對身體免疫力有好處。
陳炳誠醫師於節目說明,運動不僅和肌肉、骨骼、身材、三高有關,實際上。肌肉實際上也是個「內分泌器官」,運動時肌肉會釋放眾多酵素,使免疫細胞增生、活化、繁殖,不僅可清除入侵的病毒與細菌,甚至還可「毒殺」癌細胞。
此外,陳炳誠醫師以高齡者動刀舉例,過去不少民眾都認為高齡者動完手術後,很快地身體又再度出現狀況,可能與內心創傷有關。實際上,除了心理因素外,不少民眾在開完刀後肌肉受破壞,又因連續臥床導致肌肉流失、肌肉萎縮,免疫力就很快地下降,因此就容易感冒、生病。
日本醫學博士、石原診所院長石原結實則表示,運動可讓肌肉分泌肌肉激素(myokine),這類的荷爾蒙可使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細胞活性化,並可達到促進脂肪分解功效;反之,若不運動則會產生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不僅使巨噬細胞活動低下,還會妨礙肌肉再生,這也是為什麼因骨折等因素長時間固定手臂、雙腳後,取下石膏會發現肌肉量降低、骨折部位變細之原因。
若要有效率地鍛鍊,由於大臀肌、大腿四頭肌、大腿二頭肌等大肌肉都集中於下半身,因此以下半身為重點鍛鍊為佳。陳炳誠醫師則於節目建議,由於大腿肌肉比例高,可透過深蹲、散步等腿部運動進行鍛鍊。
睡覺過少、過多都恐對免疫力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根據《醫學大聯盟》於節目的統計,「熬夜不睡覺」以及「就像懶豬一直睡」也是容易導致免疫力失調的原因之一。洪暐傑醫師於節目分析,一般睡眠標準為6~8小時,太多、太少都不行。並引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睡眠時間太短,會增加感冒、呼吸道症狀風險,甚至提升12%新冠肺炎風險。
此外,洪暐傑醫師進一步指出,睡眠不佳也會影響生長激素、褪黑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與調控,進而影響人體抵抗力。根據台中市第一醫院衛教資料,許多激素會表現出晝夜節律模式,而睡眠便會對這些激素造成影響。以內源性皮質激素為例,該激素可抗發炎、抗病毒、抗休克作用,並調節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而睡眠便與此激素大有關係。
而針對睡眠過多的狀況,由日本國立精神暨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精神保健研究所精神生理研究部部長三島和夫監修的《24位名醫肯定,最好的休息法》書中指出,許多民眾都會在睡覺時感冒。這是因為睡眠期間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較不活躍,唾液分泌減少、黏膜變乾導致抵抗力下降的緣故。由於白天唾液分泌量多、黏膜防禦力較強,嘴中的病菌也會隨著唾液吞進腹中而被胃酸殺死,因此較不易繁殖。
日本神奈川牙科大學副校長、唾液腺健康醫學專家槻木惠一則曾說明,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A(Immunoglobulin A),該物質不僅可預防感冒、流感,甚至還能預防肺炎與大腸癌。當口中有細菌或病毒等異物,IgA便會附著其上,阻止異物黏附在黏膜中,在侵入人體器官前先一步於口腔阻止異物侵襲。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