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ETtoday新聞網》、《Juksy》報導,Jisoo過去在參加廣播節目時,也曾被粉絲注意到頸部腫塊,且和如今的腫塊大小有所差異,因此此次在演唱會拿著麥克風唱歌的腫塊照片掀起熱烈討論。大韓外科醫生協會副會長이세라(音譯:李世羅)則於日前拍片告誡,就算身體沒有異常,Jisoo最好也去醫院一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粉瘤(表皮囊腫)若引起發炎、感染嚴重恐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根據《ETtoday新聞網》報導,李世羅副會長於影片中分析,以Jisoo的年齡、腫塊的位置與大小來看,99.99%為粉瘤(表皮囊腫),該症是皮膚常見腫瘤,多為良性。儘管如此,也不能輕忽惡性的可能性,可透過觸摸方式判斷,若為偏軟則為良性、硬且凹凸不平則為惡性。
根據郭育宏皮膚科診所衛教資料,在各種皮膚囊腫中,粉瘤最為常見,看起來就像半圓形凸起,小至幾mm、大至數cm都可能出現。不過,儘管粉瘤多為良性,或許仍應盡早就醫診治為佳,李世羅指出,放著不管就有感染風險。
幸好,大多數粉瘤都不會有不適症狀。不過,綜合邱弘璨皮膚科與郭育宏皮膚科診所衛教資料,當囊腫破裂,就可能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當合併細菌感染,甚至會對周圍皮膚組織造成影響,出現蓄膿、蜂窩性組織炎等症狀。此外,若反覆發炎,則可能讓該處皮膚色素沉澱。
而由於悶熱與氣候因素,粉瘤夏季較容易發炎,此外,熬夜、飲酒、大量攝取油炸等高熱量飲食、突發性壓力、不當擠壓也都是可能的刺激因素。當粉瘤開始發炎,若不即時就醫就恐讓其擴大。
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則受媒體訪問建議,若粉瘤持續成長,手術後疤痕也會較大,因此建議盡早切除。
脖子出現腫塊恐是癌症的徵兆!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都要注意
即使未覺得不適,脖子上出現腫塊仍不得輕忽,除了粉瘤外,也可能是惡性腫瘤所導致。國泰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陳明勗曾為文指出,頸部腫瘤的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轉移性兩大類。原發性惡性腫瘤,除了淋巴癌之外,包括甲狀腺惡性腫瘤、唾液腺惡性腫瘤等可從腫瘤發生位置初步判定。
此外,由於癌症會經淋巴、血流轉移,因此也常匯集在頭頸部區域的頸部淋巴組織。據統計,頸部腫塊中高達70~80%為惡性變化,而轉移來源中85%就來自於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副鼻竇癌等癌症。從鎖骨上窩、肺、支氣管、胃腸道、肝、乳房、泌尿道等頸部以下區域轉移的比例只占約10%。
3招判斷頸部腫塊良性還是惡性!
那麼,頸部若出現凸起腫塊,到底該如何判斷良性還是惡性呢?除了盡速就診請醫師診斷外,綜合陳明勗醫師與國泰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哲斌的資料,要進一步區別良、惡性,可透過以下判斷方式:
- 發炎: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則大屋為良性發炎。
- 腫塊大小與速度:小於1cm無臨床重要性。短時間變大、數顆融在一起、與週邊組織粘連、硬化,恐為惡性。
- 年齡:成年人出現腫塊需考慮腫瘤性問題、先天或發炎導致比例低。
不過,民眾可別因此判斷就不看醫生了。頸部腫塊除了觸診外,往往還需仰賴醫學技術做正確判斷,包括穿刺檢查、纖維內視鏡檢查、超音波、電腦斷層影像、核磁共振影像等。由於頸部腫塊成因眾多,因此診斷絕非易事,若發現不明腫塊,仍建議立即就醫診請醫師判斷較妥。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