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恐是心血管的隱形殺手!
施振榮曾患有心血管疾病多年,在媒體訪問中他也曾回憶自己自己首次接受心導管檢查,1995年當時甚至沒有心臟支架,只是先用氣球擴張撐開塌陷的血管,後來才陸續在心臟中裝了13根支架。而回想起自己生病的過往,施振榮認為可能與「壓力」最有關係。
在接受《遠見雜誌》與《今周刊》訪問時,施振榮回憶起自己曾在運動時容易覺得累、跑到喘不過氣,原本以為只是運動不足,後來回想才感覺是缺氧的問題,進而接受心導管檢查與手術;過了幾年施振榮卻在一次演講快結束時,突然感到腦袋空空、講不下去,之後才研判當時可能發生了小中風的危機。
在《今周刊》專訪中,施振榮表示,他因為過去工作沒有運動,再加上壓力大,因此器官理所當然地弱化,並且難以恢復,只能減緩器官的衰弱。而在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施振榮也提到,身體不適引起了心理壓力,而心理壓力反而又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流量受限制,因此他認為壓力是個隱形殺手。
而如今,除了醫療治療外,施振榮認為運動、飲食改善與減輕壓力相當重要。即便在退休後仍肩負台灣社會諸多責任,但因不用再對股東負責、沒有股東壓力,做多少、算多少,盡力而為,壓力便自然放鬆。而施振榮也發現原來自己天天都心律不整,如今需要靠抗凝血劑與各類的醫療裝置監測自己的心率、血壓,並達計算步數的運動效果等。
一篇由博士身心醫學診所賴建翰醫師審閱的文章,引述一篇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指出,工作壓力與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致死率正向相關。若是本身已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患,過度緊張則恐是引起心肌梗塞的主因之一。
由此可知,即使工作繁忙,適度的舒壓仍相當重要,除了可尋求諮商師幫助外,也可以透過冥想、散步、聽音樂、寫作、畫畫、看電影等休閒方式紓解壓力。
茹素、簡單早餐搭配蔬果;力行日行萬步並鍛鍊肌力
除了紓壓外,改善飲食與運動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施振榮曾受訪表示,除了已吃素超過10年外,平時也吃得相當簡單。施振榮在《今周刊》訪問中以早餐舉例,主食為麵包、地瓜、麥片或菜包,而平時總是會搭配豐富水果,如奇異果、火龍果、蘋果、香蕉等。為了預防肌少症,也在醫師的建議下吃雞蛋補充蛋白質。
此外,施振榮也指出,為了保持活動力,找到可以持之以恆的運動型態相當重要。因此,不僅與妻子力行天天走萬步以達運動之效,在發現自己肌力只有勉強及格後,更找了訓練師到家中,透過拉筋、彈力帶等工具訓練體能。希望民眾以他為前車之鑑,在40、50歲時就開始重視健康議題,才能提升晚年生活品質。
根據衛福部衛教資料,40歲後肌肉質量流失速度加快,到了70歲更是每10年流失15%,除了影響健康外,也會影響行動能力、生活品質,增加跌倒風險、死亡率。
而若要預防肌少症,建議60歲以上長者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2~1.5g的蛋白質,並透過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分泌,也建議每周運動3~4次,並將啞鈴、彈力帶、深蹲等阻力運動與健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互相搭配,每周累積150~30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
多從事興趣活動預防失智症(認知症)
除了紓壓,並透過飲食、運動維持身體健康外,若要在老後仍思緒清晰、不失智,多培養興趣也不可少。如今,施振榮晚上以不應酬過多,而是會把應酬時間改去進行輕鬆的藝文、公益活動。施振榮受訪表示,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並盡量不要給自己壓力,看起來就不會老人癡呆。他是從宏碁退休而非從社會退休,讓自己退休後仍有事情可以做,並能「動腦筋」較佳。
除了參加藝文活動並仍持續活躍在社會中之外,施振榮也曾與遊戲軟體業者、醫界聯手推動「遊戲防老」研究。希望透過由遊戲能協助長者動腦,預防腦部老化與失智。
而若是不愛玩電動軟體的長輩,實體的桌遊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遊戲除了刺激腦部外,若能與他人一起同樂更可達到諸多功效。一篇由日本砂川市立醫院副院長、認知症疾患醫療中心長内海久美子監修的文章以將旗、黑白棋舉例,玩遊戲時可以複合性刺激注意力、判斷力等腦部鍛練。由於是與他人一起遊戲,也會與對手溝通,同時刺激語言力與社會行動能力等腦部複數機能。
日本Ledex認知研究所所長五藤博義與橋本高次腦機能研究所復健醫師橋本圭司、青山學院大學教育人類科學部教授樋田大二郎等人的研究更是發現,高齡者玩麻將的時間越久,視覺注意力、短期記憶、情節記憶皆上升傾向。雖然研究仍有限制,且仍需更進一步研究長期認知機能與遊戲的關係,但該研究依然可以看出玩遊戲對維持社會生活的重要認知機能有其意義。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