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肌肉組成,認識「效能肌鍛鍊法」的科學原理
鍛鍊脛後肌的神奇效果:鍛鍊小腿內側肌肉,可強化雙腳彈性,進而能牢牢抓住地面
「脛後肌」是生長在小腿內側的肌肉。從小腿內側的骨頭(脛骨)的上方,經由小腿肚最深層的內側,從內側支撐著腳踝。這條肌肉的作用,是讓腳踝往內側的下方轉動(內旋)或伸直腳踝(蹠屈)。
因此,當脛後肌變成偷懶肌,腳踝到腳尖就很容易向外翻。與此同時,由於這條肌肉的功能變差了,用來讓腳踝往內側的下方扭轉、伸直腳踝的肌肉,就得開始努力工作,以彌補脛後肌偷懶不工作的部分。
換句話說,負責讓腳踝往內側扭轉的「脛前肌」就會變成勤勞肌,而負責伸直腳踝的「腓骨肌」也因而容易變得緊繃、僵硬。
如此一來,小腿肚到腳踝內側的肌耐力就會變差,腳也不再使用靠近大拇指的肌肉。因此,當脛後肌變成偷懶肌,奔跑時就無法牢牢地對地面施加反作用力,同時,把身體的重心放低時也很容易失去平衡,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思發揮速度和力量。
此外,當腓骨肌過度勞動,腳底的足弓就會下降。因此,當脛後肌變成偷懶肌,腳掌就比較難出力,甚至可能會因為足弓下降而變成扁平足;一旦出現扁平足的傾向,腳底的肌肉就主要都會被用在外側,這麼一來,也會對生長在靠近腳底的小指那一側的肌肉造成負擔,導致緊繃、僵硬。除此之外,脛後肌一旦偷懶,很容易拇指外翻,為了彌補大拇指那側衰退的肌耐力,靠近小指的肌肉也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行。
由此可見,只要鍛鍊脛後肌,就能一口氣解決整隻腳的「惡性循環」。為了減輕小指側的肌肉負擔,鍛鍊大拇指側的「大魚際肌群」也很有效。為此,請搭配第四章介紹的「大拇指魚際肌鍛鍊法」一起進行鍛鍊強化。
鍛鍊腓骨肌的神奇效果:改變重心,就能改善運動選手經常會有的高足弓和足底筋膜炎
「腓骨肌」是上一節脛後肌的拮抗肌,位於小腿的外側,從小腿外側的骨頭(腓骨)的上方延伸到腳踝,是從外側支撐腳踝的肌肉。這條肌肉的主要作用,是做出讓腳踝向外扭轉的外旋動作,以及伸直腳踝的蹠屈動作。所以,一旦腓骨肌偷懶,外旋及蹠屈的力道就會變差,幫忙出力的肌肉就會變成勤勞肌。也就是說,會對用於外旋的「伸趾長肌」和用於蹠屈的「脛後肌」造成過度的負擔。
這條脛後肌具有提起腳底足弓的作用,因此,當脛後肌變得緊繃、僵硬,腳底的足弓就會變得太高,形成高足弓的狀態,也容易造成腳跟或腳背感到疼痛。不僅如此,就連用於提起四根腳趾的伸趾長肌(不包含大拇指)也會過度勞動,這些腳趾很容易浮起來、翻過來,導致由腳底的肌肉、肌腱構成的足底筋膜(腳底腱膜),被迫處於緊張狀態,而當這個地方從緊繃發展至發炎狀態時,即是許多熱愛運動的人或運動選手身上經常會出現的「足底筋膜炎(腳底腱膜炎)」。
此外,生長在小腿的前側到外側的腓骨肌一旦開始偷懶,腳靠近小指側的肌耐力就會變差,而為了彌補衰退的小指肌力,就必須過度使用靠近大拇指側的肌耐力,用以支撐腳踝。
如前所述,當身體處於「腓骨肌變成偷懶肌→導致脛後肌緊繃、僵硬→變成高足弓」的狀態,重心就很容易偏向外側,如此一來,就必須用腳底靠近大拇指那一側的肌耐力站穩在地上。
這麼一來,連腳底靠近大拇指的肌肉也很容易變得緊繃、僵硬。所以,請搭配將在第四章介紹的「小拇指魚際肌群」鍛鍊法,強化雙腳靠近小指側的肌肉(小拇指魚際肌群),藉此獲得更強韌、更穩定的腳踝。
在第四章我將為各位介紹,坐在學校或辦公室的椅子也可以進行的「腓骨肌鍛鍊法」。請採取配合時間、地點、場合的方法,養成重點式地鍛鍊腓骨肌的好習慣。
用十秒鐘改變身體!一起實踐「效能肌鍛鍊法」
脛後肌:鍛鍊腳踝周圍的效能肌
生長在小腿內側的「脛後肌」是從內側支撐腳踝的肌肉,其有助於加強用腳底站穩、掌握與地面、地板接觸的感覺,還能提升腳踝的穩定度。
1.坐在地上,伸出一隻腳,另一隻腳的腳跟則貼著這隻腳小腿肚和地板
豎起骨盆、伸直背脊坐好,手貼在背後的地板上,用來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左腳往前伸直。右腳屈膝,腳跟要貼著左腳的小腿肚和地板,保持腳尖朝上。
※上圖為鍛鍊右側脛後肌的示意圖
2.腳跟的位置不要跑掉,腳尖盡可能倒向內側
伸直右腳踝,腳尖往左腳的方向傾倒至極限,保持在此狀態10秒。換腳,以相同方式鍛鍊。
右腳腳跟要貼著左腳和地板,只有右腳腳尖倒向內側,彷彿要用右腳腳底的中央由上往下壓住左腳小腿的感覺。
施力重點在小腿肚內側
脛後肌是從小腿內側的骨頭(脛骨)上方的內側,經由小腿肚的內側延伸到腳趾根的肌肉。有意識地對這個範圍出力會更有效!
腓骨肌:鍛鍊腳踝周圍的效能肌
生長在小腿外側的「腓骨肌」是從前側支撐腳踝的肌肉。與脛後肌一起鍛鍊,藉此得到穩定的腳踝吧!
1.坐在地上,單腳屈膝,朝向內側,腳尖朝上
豎起骨盆、伸直背脊坐好。手貼在背後的地板上,用來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右腳屈膝,微微朝向內側,腳尖朝上。左腳放鬆。
※上圖為鍛鍊右側腓骨肌的示意圖
2.膝蓋、腳跟的位置不要跑掉,腳尖倒向外側,貼著地板
膝蓋、腳跟的位置不要跑掉,用大拇指的根部按壓地板10秒。換腳,以相同的方式鍛鍊。大拇指的位置要放在從小腿延伸出來的一直線上。
若腳趾往外翻,會變成腓腸肌(小腿肚)用力,而不是腓骨肌出力,所以腳趾可稍微握拳。
施力重點在小腿外側
腓骨肌是從小腿外側的骨頭(腓骨)上方,經由小腿內側延伸到腳趾根的肌肉。有意識地對這個範圍出力會更有效!
本文摘自《運動效能鍛鍊全書》/笹川大瑛(物理治療師)/境好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