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整合照護治療 緩解小兒氣喘症狀
氣喘為兒童常見的疾病,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未滿12歲氣喘兒童,氣喘盛行率為5.6%,而一年內因為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有9.2%,可見氣喘對於兒童及家長的身心都是一大負擔。除了定期至兒童過敏科就診,按時服用藥物及記錄檢測肺功能外,平時日常生活保養更是重要。近來也越來越多民眾嘗試以中醫治療來改善氣喘問題,透過中醫的中藥、針灸、推拿按摩、穴位敷貼的輔助來改善氣喘發作的頻率及嚴重程度。 (編輯推薦:練氣功3天支氣管炎痼疾就消失!前台大校長4種科學氣功坐臥都能練)
▲常見的三伏貼及三九貼即是穴敷療法,使用辛溫祛寒的中藥材,敷貼於特定的穴位,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中醫認為氣喘的產生,是負責體內水液代謝的臟腑運作失調所導致的。病理性的痰液堆積於氣管、支氣管等呼吸器官,造成反覆痙攣收縮發炎,而出現咳嗽、喘鳴等現象。依中醫理論,氣喘與肺、脾、腎三臟密切相關,而中藥能調整臟腑功能,使得水液代謝、呼吸狀況得到恢復,因而改善氣喘的相關症狀。常見的兒童氣喘中醫方劑有小青龍湯、麻杏甘石湯、定喘湯、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等(註:以上需由醫師處方,不可自行服用)。
▲常見的兒童氣喘中醫方劑有小青龍湯、麻杏甘石湯、定喘湯、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等
患童氣喘發作後,全身的氣血分配不均,或是輔助的呼吸肌群過度緊繃,導致容易反覆感冒或是日常活動容易喘促。針灸可以調整全身氣血,也有助於緊繃肌肉的放鬆。一般兒童可能比較怕針灸,除了傳統的體針治療,亦可以用耳針、耳豆、雷射針灸等穴位刺激方式來取代。
小兒捏脊是一種中醫推拿按摩療法,主要作用於各臟腑背俞穴、膀胱經及督脈,可以促進循環、疏通經絡、調整氣血。按摩方式是用雙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兒童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捏拿捻動。其他如胸腹部的天突、膻中、中府穴按摩,亦能調理經絡,放鬆協助呼吸的肌肉。
穴位敷貼,是使用辛溫祛寒的中藥材,敷貼於特定的穴位,常見的三伏貼及三九貼即是一種穴敷療法。利用藥物對穴位產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甚至起泡,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健保局針對12歲以下兒童提供氣喘專案計畫,可同時提供中藥、針灸、推拿按摩、穴位敷貼的治療,現場亦會同時教導家長按摩保養方法,民眾可就近詢問醫院、診所。療程會因患童個別體況而異,嚴重的初期建議每周回診,若症狀得到良好控制,可視病情調整回診時間。
本文授權自長庚醫訊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