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過去曾公布企業篩檢執行準則
事實上,早在去年中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時,關於「篩檢」的相關話題就從沒斷過,當時很多企業紛紛表明希望執行企業篩檢,盼能掌握防疫先機,加強保障員工健康,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時曾公布「企業抗原快篩執行原則」,讓企業有執行方向4大準則、讓公司行號能即時把握員工的染疫情形,分別為:
- 自訂健康監控機制:企業得依風險管控自行訂健康監控機制,並進行週期性或針對高風險人員篩檢。
- 企業快篩自費採檢、須由醫事人員執行:企業抗原快篩檢測,採企業自主與篩檢自費方式進行,而且一定要由醫事人員執行採檢。若企業申請抗原快篩找不到合適的醫療院所,可以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出,請求媒合協助。
- 通報、PCR檢測、提供隔離安置場所:如快篩陽性,必須依規定通報及PCR檢測,同時必須有隔離安置場所。當時經濟部工業局曾解釋,這是因為抗原快篩仍會有偽陽性、或是偽陰性的機率,因此企業執行抗原快篩若呈陽性,除了通報外要加做PCR檢測,並且要提供隔離安置場所,才能降低傳染風險例如安排宿舍或確保有一人一室的居家隔離空間,等待PCR結果。
- 抗原快篩陰性,仍需健康監測:若快篩呈陰性,也必須進行自我健康檢測。
相信大家也發現了, 經過這段時間疫情與政策的變化,這份指引目前已經有很多不適用於現在。例如依據現行規定,快篩陽性經醫師確認後即視同確診,因此企業執行抗原快篩若呈陽性,不需要再額外加做PCR檢測,其他幾項原則也有不合時宜之處,不過,經實際致電1922了解,目前也沒有更新版的企業篩檢指南。
今年疫情相關政策變化大,但無論是不是在公司做篩檢,民眾一旦確診後,仍要依循最新的「快篩陽視同確診」防疫政策,只要使用衛福部核准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驗試劑,篩檢出陽性,再透過視訊診療的方式讓醫師確認,即視為確診。後續則有下列流程:
【快篩陽性後「遠距看診」目前流程】
- 快篩陽性→實地或遠距診療就醫→達成醫病共識→醫師通報後,再依患者情況開立抗病毒藥物或其他相關藥物
- 快篩陽性→實地或遠距診療就醫→未達成醫病共識→PCR採檢→視病情開立其他相關藥物→依照醫囑服藥
企業篩檢怎樣才能準確又合適?4大常見篩檢方式與手段比一比
在新冠肺炎隨時可能侵入你我生活的情況下,篩檢手段可以說是極大關鍵,一如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再三強調篩檢的重要性,更表示:「早期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對抗高傳染性BA.5的必要措施。」
但市面上篩檢方式五花八門,究竟哪種方式檢測速度快、準確率最高、性價比划算、適合企業使用呢?一一來認識常見的幾種採檢方法:
像是相對簡單的唾液快篩,優點就是比較不會引起鼻腔不適,非常適合抗拒鼻咽快篩的長輩或兒童,不過敏感度相對較差。而檢測病毒RNA的PCR,則是利用反覆複製特定的基因、觀測到微小的病毒量,進而精準地檢測出抗原快篩給不出的Ct值,也比較不會有偽陰性、偽陽性的狀況發生。
唾液快篩 | 鼻咽快篩 | 傳統RT-PCR檢測 | 家用PCR | |
採檢方式 | 唾液 | 鼻咽 | 鼻咽、唾液 | 鼻咽 |
可測得Ct值 | <23、24 | >27仍可檢出 | ≥30即可檢出 | ≥30即可檢出 |
販售價格 | 175元左右 | 180元左右 | 公費:僅須負擔健保費 自費:3,500元左右 |
PCR機<10,000元 試劑:180元左右 |
缺點 | 早期感染、病毒量低時,未必能精準驗出 | 篩檢過程稍有不適、準確度不如PCR高 | 篩檢過程稍有不適,且費用高昂,檢測時間更要花到數小時~天 | 篩檢過程稍有不適 |
優點 | 可在家中簡單操作 30分鐘內有檢測結果 篩檢過程不適感較低 |
可在家中簡單操作 30分鐘內有檢測結果 |
準確度極高 | 準確度極高 可在家中簡單操作 5分鐘內有檢測結果 |
是否適合企業使用 | 適合 | 適合 | 不適合,需要專業人士協助 | 適合 |
長期使用性價比 | 普通 | 普通 | 低 | 高 |
企業篩檢成防疫手段之一,重點在企業管理降低風險、提高應變彈性
疫情發展至今,已經有許多次確診人數降緩後又升溫的紀錄,連帶著讓企業在經營上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而富佳生技共同創辦人、台大醫學院內科兼任副教授唐季祿也認為,這波新增的BA.5變異病毒,由於免疫逃脫性高、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再加上國外研究指出「再感染率」有增加趨勢,接下來的防疫手段可說是非常關鍵。
先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捐贈家用PCR機給金門縣府與桃園市府合作的居家型照顧機構,後續也和北市府合作,利用迅速且準確的篩檢方式把商圈打造成「安全區(Safety Area)」,未來更打算建立「防疫友善聯盟」,盡早帶動景氣回溫。
無論如何,除了常見的鼻咽快篩,如果企業想預備常備的檢測工具,讓員工可以準確且即時地捕捉健康狀況,精準降低管理風險,同時提高應變彈性、考量長期成本,家用PCR是相當適合的檢測工具之一。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