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兩個研究結果相反:「維生素D與失智症的關聯?」
台灣國衛院於WOL發表了一篇「補充維生素D恐造成失智」研究結果,經媒體近日轉載掀起波瀾。我也第一時間收到病患詢問,而且本身也會補充維生素D。提到這個研究,就不得不提2022年4月外國學者發表在AJCN的研究:「低維生素D濃度升高失智症風險」。兩者的研究完全相反......
國衛院使用健保資料庫做研究,樣本為「符合健保給付、活性維生素D的族群」,有以下四類:
- Vit.D依賴型佝僂症或低磷血佝僂症
- 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 慢性腎不全引起之低血鈣症,並限腎臟功能失調(eGFR<30)
- 停經後婦女患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病患
所以 研究對象「不包含」自費補充維生素的族群、「不包含」身強體健沒看病的族群、最重要的是一般人服用的是「非活性維生素D」,完全不是該研究的探討範圍,所以不用緊張啦。該研究僅探討活性維生素D3製劑(如alfacalcidol、calcitriol)在上述四種族群中的一些可能影響,也並非因果關係喔。
那來看看2022年外國學者的研究,由英國生物資料庫選出37-73歲的族群並排除特定條件,檢測體內維生素D濃度,並使用兩種分析方式、搭配神經影像檢查一路從2006-2010年追蹤到2020年,得出結論:「低維生素D濃度相關於高失智風險」(如附圖之灰底為95%信賴區間)
因此 外國研究著重於體內抽血的維生素D濃度,並統計夏季日曬時間、生理活動量。似乎把體內濃度拉高,失智症的風險就越小,更有益大腦健康。而且缺乏維生素D與失智有因果關係(causal effect)。
總結:人體本身就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非活性維生素D 由肝臟製造、進入腎臟後再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 。一般民眾本來就不會補充活性維生素D(藥用),否則會造成高血鈣、動脈硬化,長期服用自然血管性失智了。市售維生素D是安全的非活性劑型,可用於體內濃度偏低的人,也有益大腦健康。
媒體識讀非常重要,畢竟現在大家都很會看論文,期刊等級、樣本族群、種族、介入藥物、實驗方法、統計方法、追蹤年限,都會影響解讀,「有相關性」也不代表「因果關係」,審慎解讀才能趨於真相!
本文獲 張祐瀚醫師授權刊登,原文標題: 為什麼兩個研究結果相反「維生素D與失智症的關聯?」。若想獲取更多專業知識可至「張醫師的醫療案內所」臉書粉專搜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