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體驗有助於自律神經功能調節
人類在野外遇到野獸時會直覺想逃跑,這種生理上的「戰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可以幫助我們處理突發的危險,這是人類演化過程中面臨壓力、恐懼時的一種本能保護行為。戰或逃反應由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自律神經包含「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作用通常相反。
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當我們感受壓力、危險時,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例如心跳和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肌肉收縮,讓人體保持警覺、提高專注力,可以積極應變當下情況;副交感神經則是抑制性的,在壓力過後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紓緩心血管、呼吸、肺部與肌肉功能,促進消化,啟動睡眠,讓身體器官好好休息放鬆儲備精力。
所以像是工作時需要專注力,此時交感神經活性就會提升,讓我們好好面對手上的任務;晚上該休息時,副交感神經活性就會提升,讓身體慢慢進入休息狀態,恢復身體機能。換言之,交感神經就像是汽車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平衡我們的身體狀況。如果交感神經過強,就會出現焦慮緊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如果副交感神經活性太強,就容易疲憊懶散、精神不濟、體力下降。
人類若長期在緊張的都市生活,交感神經持續被刺激,活性變得比較強烈,副交感神經活性一直被抑制,就像跑車油門搭上腳踏車的煞車,兩者無法相互調節,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症狀,即是我們常講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使得身體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肌肉痠痛、頭痛、耳鳴、皮膚發癢、心悸胸悶、呼吸不順、消化不良,甚至全身倦怠、失眠、情緒低落等症狀。
2010年於日本24個不同的森林環境所進行的實驗,透過大量的研究數據分析,結果證明了相較於都市環境,森林環境可以顯著提升副交感神經功能與抑制交感神經活性,讓人體在生理的層面上確實感到放鬆,也為森林環境提供健康效益的說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了研究的驗證,日本山梨縣保健農園以調節自律神經平衡為號召,提供各種自然療癒活動,並檢測遊客自律神經平衡,再依據分析結果提供相關健康諮詢,協助遊客提升身心健康。
本文摘自《森林療癒力》/余家斌(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資系副教授、台灣森林保健學會秘書長)/聯經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