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單純「散步」無法強化下肢肌力
走路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到的事,也有許多人會將「走路」當成一項運動。雖然這樣的健康意識立意良好,但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證運動生理碩士、PTI認證專業體能訓練師中野詹姆士修一卻指出,若健走時運動負荷不足,就無法強化肌力。
中野詹姆士修一以實際學員舉例,曾有女性每周2次會進行1.5~2小時的健走,然而有時會發生髖關節疼痛的狀況,因此來找他討論。進一步詢問其的步行習慣後才發現,原來這位女性在健走時喜歡一邊眺望花草、美景,因此步行速度慢,可以說僅是「散步」程度的健走方式。
由於鍛鍊時身體若不接受一定的負荷就不會成長,像這種程度的負荷不僅肌力不會增強,由於距離與運動時間過長,就容易對髖關節造成負擔而引起發炎症狀。此外,沒有辦法強化肌力的步行方式,也會讓雙腿過度活動,從而導致關節承受不了體重與地面的衝擊而產生疼痛。
除了上述的「邊健走、邊散步」案例外,中野詹姆士修一也舉出2個明明有健走但會讓運動強度不足的典型案例:
- 健走時駝背、視線向下看,小步向前踏出。
- 一邊與旁人聊天一邊悠閒向前走。
健身教練施怡如(珍珍教練)也於《珍珍教練的40+50+60+增肌慢老重訓課》中指出,肌力成長需經歷「破壞」、「修復」、「成長」等過程,因此若要有效增長肌力,一定要先給予足夠阻力破壞肌肉。
而儘管對於久未運動的民眾來說,走路起初確實可讓肌肉痠痛,但身體很快就會適應,當走路的強度無法再產生新的刺激,就不會激起肌肉成長過程,甚至還會敵不過因年齡增長產生的衰退,連「維持」肌肉都有難度。
若要靠健走增肌,關鍵不在於步數與時間,運動強度才重要!
而若要改變肌力無法提升的問題,關鍵不是「走路步數」或「時間」,而是「運動強度」。中野詹姆士修一建議,可將階梯、天橋、斜坡等道路納入健走行程中,雖然行走時會感覺稍微辛苦一些,但只要提升負荷,即使時間不長也可以效果良好。
由於夏季炎熱,在戶外長時間健走也有中暑風險,選擇在有空調的健身房鍛鍊不失為強化肌力的好手段。下一頁看更多精彩圖解「不僅讓軟骨較不易磨損,也可降低膝蓋承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