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自己和家人怎麼做?
二十幾年前,我剛當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的時候,有一次感染了黴漿菌肺炎,又咳又喘又發燒。當時回醫院照X光檢查,有同事提議是否順便做電腦斷層?想說做一下也好,結果沒料到,除了證實有嚴重的肺部感染症狀外,還在我的右上肺發現了三個○.四公分的結節。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肺有「異狀」,但當時各界對於肺結節與肺癌的瞭解還沒那麼透澈,所以生病痊癒之後,也就沒有特別留意。直到相隔大約十年,清楚知道和肺癌之間的可能風險便不敢大意,平均每兩、三年會做一次電腦斷層掃描(當時還沒有LDCT)持續追蹤,幸而迄今都沒有異常變化。
注重空氣品質 遠離危險因子
做為胸腔專科醫師,同時也看過無數肺癌病患,對我來說,日常生活中最在意的就是空氣品質。像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剛啟用的時候,為了避免裝修殘留的甲醛濃度過高,我每天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開窗,讓空氣流通;在門診工作時,也會擺放空氣品質偵測器在桌邊,讓我隨時知道當下環境的空氣品質狀況是否良好。這種偵測器很輕便,有時我甚至會隨身攜帶使用,例如到外地出差時,除了入住旅館會要求安排於無菸樓層及無菸房,也會自行使用偵測器監測。
平時每天的行程,大多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家裡,在醫院時,空調有裝設過濾器,空氣品質還算乾淨;而在家中,我也特別留意居家空氣。我們家膳食簡單,烹煮時以簡單的水煮或電鍋加熱為主,不做煎、炒,減少油煙;家中購置兩、三臺除溼機和空氣清淨機,分別放在地下室、廚房、更衣室等空氣比較容易潮溼汙濁的區域使用,其餘場所就盡量開窗通風。
現在的住家是在巷子內公寓一樓,和過去緊鄰大馬路旁的大樓舊家相比,空氣品質好很多,但還是需要隨時注意,並使用一些工具來幫忙維護清新空氣。
隨著空汙問題愈來愈嚴重,我認為,遠離危險因子是很重要的。記得早年在新莊省立臺北醫院(現為部立臺北醫院)當住院醫師時,只要窗子沒關,一個晚上,桌面就可以蓄積許多灰塵;而老家彰化二林的前、後變化感受更深,小時候我從家裡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中央山脈,現在這情景已不復見,當地成了高空汙地區,PM2.5常超過一百微克/立方公尺(μg/m³)。
除了遠離空污,保健品能幫助顧肺嗎?下一頁看看肺癌權威醫師的「保養」都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