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疲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心多用
大腦疲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情緒混亂。尤其現代人容易有前述兩種「超出適當限度」的情況,情緒很難穩定,因此容易面臨大腦疲勞的困擾。
『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多工作業(multi-task)。有不少患者來我的診所求診,主訴有思緒混亂或「因不明原因感到疲勞」,探究他們身處的背景環境皆有多工作業的情形。』(日本RESM新橫濱睡眠、呼吸醫療診所副院長─川野泰周醫生)
正是如此,我也是這麼認爲!大腦疲勞與多工作業密切相關。有時候即使再忙也不覺得累,或是雖然疲憊,心情卻很愉快;但有時則會出現筋疲力竭,全身無力的情形。我認為,後者的情況更常發生在進行多工作業時,當我們被種種問題追著跑、一時之間要處理各式各樣的案件時,難免感到疲憊倦怠。
『現在的上班族,經常得被迫多工作業,不斷在行政作業、業務經營、接聽電話、收發電子郵件等不同的工作項目中來回切換。相信不少人光是電子郵件,就必須在同一個時段處理好幾封,且這些信件討論的工作項目大多不完全相同。假設收到十封電子郵件, 就代表要同時負責約十起工作。不管你再能幹,要在同一時間內「既分心又專注」完成十件工作,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任務。
像這樣必須多工作業的人,我接觸到IT產業的患者尤其多。每當我詢問患者們是否有什麼煩惱時,他們都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麼特別的。他們通常會表示自己很喜歡公司的同事們、很喜歡從事電腦相關的工作,而且公司待遇好、肯給假;但也會說自己真的非常疲累。這樣的情況,可說是現代人疲勞特徵的典型例子。』(川野泰周醫生)
「知道自己很累,卻不知道原因」正是大腦疲勞的人會說的話。
人只要活在這世上難免如此?
當要追究原因為何的時候,便有部分學者會將問題歸咎於當今社會環境中多工作業的情形過甚。反之,如陶藝家或是侍酒師這些平時會專注在一件工作上的人,雖然會因為人際關係等某些特定煩惱而前來看診,卻很少因為大腦疲勞這種情形來就診。
只不過,對於多工作業的人來說,無論請他們辭職或是轉換跑道,都很不切實際,只會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事實正是如此。遇到這種情形,培養出「切換意識的能力,以便能夠專心致力於眼前的作業」才更省事,我通常會指導患者運用這類方法。』(川野泰周醫生)
原來如此,看來多工作業的影響力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那麼,判斷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是屬於多工或單工,等於在某種程度上,就能更輕易地判斷自己的大腦是否容易累積疲勞吧?
『這點確實可以當作是一項指標,但是必須留意一點,所謂的「工」絕對不只有工作上的事。好比家庭主婦也會在同一時間完成好幾件家裡的還順便完成好幾件工作,這就算是多工。尤其,當你無法依照自己的步調推進工作時,便容易累積壓力,連帶會造成精神上的疲勞。所以說,除了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確認有沒有一直被待辦事項追趕的情形。
檢視是否為多工作業的關鍵點在於,是否有好幾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且同時間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腦中總是思緒混雜地想著「除了那件事,這件事也得去做」的話,也是同樣的道理,未必只限於付諸行動的狀況下,才算是多工作業。
腦袋裡同時多工思考著事情,實際的行為也是多工處理著各種任務, 說是雙重打擊未免太血淋淋……但以這種狀態度日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川野泰周醫生)
這讓我想到佛陀曾說過:「人生在世,必有苦難。」
『我認為類似這樣多工作業的狀況並非特例, 現代人絕大多數都是如此,所以這種情形本身就會衍生出大腦疲勞。』(川野泰周醫生)
覺知訓練
說明到這裡,我們已經明白大腦會疲勞的原因,以及因大腦疲勞導致全身疲憊的理由。過多的人口及資訊讓人心累,多工作業加速大腦疲勞、害自律神經失調……隨著社會變得愈來愈便利,似乎也為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弊病。
即便如此,川野醫生也告訴我們十分振奮人心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意識百分之百可藉由訓練來改變。」為了打造出禁得起資訊及作業如狂潮般侵襲而來的大腦,這次要介紹人人都可以輕鬆做到的正念訓練。請大家試著利用像是呼吸、步行如此簡單的動作,訓練自己的「正念」(覺察個人意識狀態的能力)吧!
呼吸覺知
首先,請試著運用呼吸,進行正念的訓練。
不需要特別準備什麼,只要以自己的身體,加上可以集中精神十分鐘左右的場所和時間就能挑戰。
1.用輕鬆的姿勢坐著
在椅子上或是地板上盤腿坐好,調整好姿勢,讓自己能在這種狀態下坐上十分鐘左右,而且關節以及肌肉不會疼痛或是感到不舒服。
另外,就算一開始沒什麼問題,但是有時候一直維持相同姿勢會出現不太對勁的感覺。此時可以中途重新調整坐姿,改成輕鬆的姿勢即可。
2.可用嘴巴或鼻子呼吸,確定輕鬆地呼吸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透過鼻子也可以透過嘴巴呼吸空氣,用鼻子呼吸不會感到不適的人,建議用鼻子呼吸會更容易集中精神。現在並不是在進行呼吸法的相關專業訓練,所以不必勉強自己要努力地「呼吸」!
應將呼吸定位成一個媒介,用來覺察自己的注意力是否渙散了。
3.確認呼吸的流動
確認從鼻子或嘴巴進行呼吸的情形,同時好好感覺一下用吸入的空氣使腹部或胸部膨脹、吐氣使腹部或胸部凹陷的變化。此時同樣不必勉強「吸氣、吐氣」,只須靜靜地守護正在呼吸的感覺,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4.覺察意識渙散後,要將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完成3的狀態後,只需要持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即可。做法確實非常簡單。可是試過之後,應該會發現持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其實是件相當困難的事。這就是川野醫生曾經提到,「客觀地觀察個人身心的能力會變差」所代表的意思。
不過,關鍵就在於覺察到意識渙散這件事。假使注意力分散了,只要能夠覺察(覺知)到這一點,就算成功了!
縱使剛開始意識一下子就會分散,但在重複練習的過程中,慢慢地就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了。希望大家能以一天十分鐘、持續三週時間為目標開始練習,畢竟養成習慣據說要堅持至少三週的時間。
另外,只要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很常會不知道時間經過了多久,所以進入③的步驟之後,最好要在這個時間點設定十分鐘的計時器。
本文摘自《內臟疲勞修復全書:你聽見身體求救的聲音嗎?》/松尾伊津香(日本疲勞恢復專家)/遠流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