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麼這些傷不容易痊癒呢?
肌肉萎縮
肌肉的受傷萎縮是另一種棘手的情況,因為肌肉萎縮就會變小、無力,以致於無法使用關節提重,例如買菜、搬家等等,甚至連走路也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肌肉是由肌纖維所構成,每個肌纖維都是一個穩定的細胞,不會再分裂出新的細胞。人類出生後,隨著年紀增加或受傷,肌纖維也會跟著遞減。假設原有100條肌纖維,構成一個大肌肉,就像100條小草繩結成一條大繩子一樣,受傷後,因為萎縮了,只剩下90條,這90條肌纖維不會再變成100條,因為肌肉萎縮就像骨質疏鬆一樣不可逆。而肌肉纖維的傷口經過母細胞修復後會成為纖維組織,這些纖維組織也會降低肌肉的彈性與肌力。
肌肉的退化相似於骨質疏鬆,指的是骨頭的退化。因此,鍛鍊肌肉並不是為了讓肌纖維增加,而是讓現有的肌纖維變粗,比方說經過重量訓練以後,每條肌纖維都增加5∼10%,這使得整條大肌肉的厚度增加,而變粗的肌肉所能承受的力道自然也會一併提高,遇到傷害時,就能夠盡可能降低肌肉纖維受損的程度。
肌纖維及肌原纖維
肌腱拉傷
相較於其他情況,肌腱拉傷算是比較幸運的。正常的肌腱具有極佳的彈性,可以拉到一定的程度;肌腱受傷萎縮時,它的伸展性就會直線下降,本來關節部位具備的彎曲、伸直度就會大幅減少,造成行動不便。幸好和肌肉相比,肌腱比較不會萎縮,它的纖維組織和肌肉纖維不一樣,具有再生能力,經過適當的休養就會再長出來。儘管如此,還是要提醒大家記得,不管受了哪種傷,都需要要好好復健。因為受傷的肌腱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與照顧,一樣無法痊癒。
韌帶斷裂
先以十分常見的韌帶受傷來說。膝關節最怕的就是脫臼,因為膝關節本是一個很堅固、強韌的關節,要讓膝關節脫臼,需要很大的力量或高速才能造成,那就表示膝關節受到很大的衝擊,先是韌帶斷裂,然後膝蓋脫臼。韌帶斷裂除了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之外,也會導致韌帶本身的萎縮、僵硬,韌帶一旦萎縮,就很難再度拉長,膝蓋能夠彎曲、伸直的程度也會減少。因此韌帶斷裂後需要馬上復健,以加速復原。但如果是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則不容易痊癒,必須移植一條新的韌帶取代前十字韌帶。
膝前十字韌帶斷裂
半月板受傷
作為人體活動必須的重要組織、軟骨的好夥伴──半月板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讓。半月板的作用是保護軟骨,等於在海綿中又加了一塊防護。半月板能承受重量負荷,也是吸收、緩衝力量的重要構造。如果沒有半月板的話,軟骨將快速耗損。舉例來說,假設籃球選手做跳躍動作時,他的軟骨要承受100公斤的力量,但因為有半月板存在,他的軟骨只需要承接80公斤的摩擦力,另外20公斤則由半月板承受。
所以受到傷害時,半月板自然是首當其衝,而半月板受傷的嚴重程度則依受創的位置決定。因為半月板大部分的組織都沒有血流經過,內側2/3是無血區,外側1/3才是有血液循環的供血區。如果破裂發生在供血區,還有機會癒合或修補;發生在無血區的破裂,不易自行修復,每次只要受傷部位一有動作,破裂的部分就會刮到軟骨;如果破裂的部分較大,身體動作的時候就會卡住關節,造成疼痛。因此半月板破裂常必須切除, 一旦切除,骨頭間的直接摩擦難以避免,之後就很容易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加速膝關節退化。
神經受傷
神經損傷好發於愛好運動的人群或體力勞動者,當然也可能發生在姿勢不良的人身上。如果只是神經挫傷或拉扯傷害,神經通常會在幾週內恢復;如果有神經損傷(或神經死亡),可能需要長達6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因為雖然神經確實具有再生的潛力,但是速度非常緩慢。
而如果神經損傷源於受壓迫的神經(繼發於椎間盤突出或脊柱「骨刺」),那麼神經破壞就是持續的,會導致疼痛、麻木,最終出現不可逆 轉的損傷(神經死亡),進而喪失運動神經而無法行動(癱瘓)。因此, 如果出現麻木或無力,建議馬上尋求醫療幫助和治療。
骨骼受傷
骨骼是保持我們身體直立的結構,沒有骨頭,我們將無法站立或坐直。骨骼還能透過由脊柱和肋骨形成的空腔,來保護我們的重要器官(將器官容納在胸腔及腹腔)。骨骼也是我們製造血液細胞和儲存礦物質的地方,沒有健康的骨骼,我們將無法移動、舉起或搬運物品,因此我們需要強壯、健康的骨骼。而維持骨骼健康需要運動(快走、慢跑、重訓等抗阻力運動)、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飲食。
軟骨受傷
在關節傷害之中,最麻煩的是軟骨(Cartilage)受傷,光滑、健康的軟骨對人類的重要性非比尋常。位在骨頭尖端的軟骨,可說是最佳的海綿,除了能夠承受壓力之外,還能夠吸收壓力。軟骨透過關節液,不斷發揮緩衝潤滑的作用,就像擁有獨立的生命一般,是人體活動時的有力幫手。
軟骨的細胞稱為軟骨細胞(Chondrocyte), 受傷之後,會慢慢壞死而失去原本的作用,一旦骨頭與骨頭之間少了正常軟骨的緩衝功能, 活動時就等於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這種情況,跟像把骨頭跟石頭直接相互摩擦一樣,光是想像就讓人痛得受不了!因此,軟骨的死亡可以說是最嚴重的關節受傷。
預防勝於治療
正因為關節受傷不容易好,因此從小就要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包括做好各種預防受傷對策,養成進行伸展與重量訓練的習慣。如果受傷,立刻把握治療黃金期,透過正確的診斷,適當處理,絕不拖延。
不少青少年病人拖了十年才來找我,跟我說:「韓醫師,我都沒辦法跑步,因為我的腳怪怪的,我媽一直怪我,為什麼我不跟同學出去運動,整天只會躲在家裡打電動!我說我的腳怪怪的,她都不信,只會說『上次醫生說你沒事啊』,還怪我不喜歡上體育課,以後長不高⋯⋯」但是經過檢查,病人的腳確實有問題,從小韌帶就斷了,當然沒辦法正常使用。
這類極端的例子其實還蠻多的,偏差的觀念加上誤診,讓不少患者平白受了不少苦。有位病人洗澡時滑倒,去大型醫院照X光檢查,急診室一 次、骨科門診一次,照了2次X光,院方都說骨頭沒事,做一做復健就行了。但病人依循醫矚進行後,疼痛並未減輕。後來病人來找我,光看外表, 就能看出手部腫脹,經過X光檢查,確認為骨折。骨折還復健?那當然很痛了!我為病人包上石膏,休息六週復原後再進行復健。這是很明顯的誤診!如果我後來沒照那張X光,依循先前兩位醫師的診斷,再開3週的復健治療,那病人還得繼續受罪。
如何照顧自己?
肌腱和肌肉受傷的話,就沒辦法動,因此一定要好好照顧。如何照顧肌腱?想辦法讓它拉長!如何照顧肌肉?想辦法讓它變粗!但是韌帶比較沒辦法好好照顧,只好把重點放在「避免受傷」。軟骨如何照顧?因為軟骨退化(死亡)是透過基因決定,因此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軟骨受傷。一旦軟骨因受傷後開始死亡,就只能透過現有的再生技術(瑞尖白血球細胞激素或銳凱療法)停止軟骨死亡及觸發軟骨重生。
本文摘自《除了開刀你還能做什麼?軟骨神經肌肉肌膚再生密碼》/韓偉(UCLA 骨科教授)/活泉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