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已有數例確診的長者傳出在家昏迷、送醫不治的消息。後疫情時代,除了鼓勵施打疫苗以外,該如何做好長者照護?抓準時機快篩、避免確診後錯過黃金救治時間,若是長輩不幸確診,也可以從幾個角度觀察疾病是否惡化,及早尋求醫療幫助,降低高齡長輩的死亡風險!
有症狀別再當「舊疾」,長者出現這些徵兆要馬上快篩
上了年紀後出現疾病的機率高,導致染疫後常常會「誤判」成舊疾,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年長者若本身有慢性病,要是再加上沒有接種疫苗、免疫力較差的話,就很容易會出現這種分不出新病還是舊疾的狀況。
根據指揮中心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上的分析,老人家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等急性病癥,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有確診的可能性,而黃立民院長也建議,只要長輩出現咳嗽、喉嚨癢或痛等問題,不論原本有沒有呼吸道慢性疾病,都要馬上進行快篩;家中有成員確診的話,最好每2天就快篩1次,避免染疫卻延誤就醫。
居家照顧確診長者必看!7個表現可能是病況在惡化
要是長輩快篩顯示陽性,除了視訊問診、評估是否使用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外,高雄榮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育德也在高雄市的防疫記者會上點出,許多長輩都有共病的狀況,導致染疫病徵不明顯,提醒要是快篩確診後,照顧者也要留意長者的7個身體變化,包括是否食慾不振、認知功能下降或憂鬱等,就要盡早就醫治療。
【疾病惡化的危險徵兆】
- 活動力差、步態不穩
- 跌倒
- 認知功能下降或好好壞壞起伏、意識紊亂
- 嗜睡、睡眠型態混亂
- 身體衰弱
- 食慾不振、胃口差
- 憂鬱情緒
同時,林育德主任也提醒,要是擔心居家期間認知功能退化,則可以幫有需要的長輩備妥眼鏡、助聽器,讓聽覺、視覺維持在一定水準,並且鼓勵他們多多下床走走、安排一些簡易的體適能活動,都可以緩解身心功能下降。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