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節氣容易發生流行疫病,在這端午節氣天氣炎熱、潮濕多雨,不僅容易孳生細菌、食物腐敗,古時山林間更常瀰漫有毒的瘴氣,各種昆蟲、蛇類都在此時出來活動。
古人將蛇、壁虎、蠍子、蟾蜍、蜈蚣視為「五毒」,因五毒出現的時間,也是疫厲流行的季節,為了避免疫病的發生,古人從端午這一天開始避邪、防疫,以前的人喝雄黃酒、戴含硃砂及雄黃的除蟲包,主要就是驅蟲避邪。
但是雄黃、硃砂的成份是硫化砷和硫化汞,都含有毒性的汞,現在已經不建議使用。端午節市場常會賣的一把由石菖蒲、艾草、佩蘭組成的草束,不只可以掛在門口驅蟲,過完了節、晚上拿下來用熱水煮成藥浴湯,倒入洗澡的熱水泡澡,就有驅蟲的效果。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艾草、佩蘭和石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蚊蟲很敏感的氣味,泡澡後可避免蟲蚋夜晚叮咬。石菖蒲的香氣也可開竅醒神、入心胃二經,作用是除痰利心竅,還能化濕和中,預防皮膚濕疹。石菖蒲在民俗中也被做為「斬千邪」的水劍,可以避邪。
在沒有殺蟲劑的古代,薰艾草也是中醫常用來驅除蚊蟲的方式。怕殺蟲劑的化學藥劑有毒,也可以在室內薰艾草,試試這天然草藥的殺蟲效果。不過這些草藥的效果溫和,驅得了蟲卻驅不了蠍子、蜈蚣、蛇或癩蛤蟆。
小時候在中式酥餅上,有些印有紅色的蠍子等圖案的,其實是古早時期端午節吃的「五毒餅」。台灣現在已經沒有吃「五毒餅」的習俗了,因為五毒餅其實並不是內餡包了蠍子等五毒,或是吃了可以驅蟲等等,賴睿昕說,其實這只是一種象徵的趣味性,表示把五毒吃掉了,就沒有五毒之害。
端午節為華人三大節日,還有很多習俗,但是現代人生活太忙碌,也西化了,許多民俗的東西都已經看不到了,這個時節也容易遮蟲叮咬,飲食不節則易藏濕氣。
可以多食薏米、蓮子、綠豆、赤小豆、黃瓜、菠菜、白菜、蓮藕、紫菜等清熱化濕的食材。避免經常進食辣椒、胡椒、大蔥、牛肉、羊肉、動物脂肪等甘溫滋膩食物會加重濕熱,要避免吃高溫油炸、燒烤及麻辣火鍋。
端午時節蚊蟲、濕熱多!如何袪除濕熱、遠離蟲害?下一頁看看中醫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