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大陸爆發新型傳染病時,台灣政府實施了,嚴格的邊境控管入境隔離政策,並且成功控制住很多次的定點群居爆發危機,加上全島民眾的保持社會安全距離、勤洗手、室外全程配帶口罩、發燒篩選及禁止餐廳室內用餐等手段,被世界媒體喻為「防疫模範生」,成功渡過了沒有疫苗的危險期,並且社會公益團體、企業及民間人士(郭台銘、慈濟公德會、台積電)贊助的疫苗陸續到位開始接種後,又熱心演藝人員賈永捷贊助的醫療器材HFNC(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簡稱救命神器,拯救無數生命後,病毒也開始有變異株出現(Alpha、Beta、Delta到最近的Omicron),其間台灣經歷了2次Outbreak(2021年5月台北萬華獅子會及2022年4月基隆小吃店暨警察群聚、中和公寓、台中婚宴等),國內疫情多點延燒爆發及確診病患(輕症)快速增加的當下,我們要如何快速應對及準備接下來醫療就診環境的改變。
防疫三防線,牢牢固守健康
在這裡告訴大家,不要過度緊張,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保護好自己,第一道防線「口罩」一定要戴好戴滿,把病原體隔離在外,不要侵入體內,第二道防線「疫苗」一定要盡快接種,讓身體早點認識病原體,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第三道防線「藥物」也是最後一道防線了,所幸近日多數確診個案都是輕症,並且確診病患及65歲以上年長者快篩陽性就可公費給予「清冠一號」中藥或抗病毒藥輝瑞的Paxlovid(帕克洛維)及默克的Molnupiravir (莫納皮拉韋)等的西藥。
中醫辨證論治,依體質對症下藥,不須一昧追求清冠一號
資深中醫師翁清松教授建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家也不用一直追求防疫聖品「清冠一號」,因為中醫的強項就是「辨證論治」,很多病人跟本不必使用到像「清冠一號」這麼苦寒的藥,如「金銀花」、「板藍根」是必用的,咽喉痛用「銀翹散」,發燒全身酸痛可用「柴葛解肌湯」或「柴胡清肝湯」,腸胃問題用「藿香正氣散」,乾咳用「麥門冬湯」,咳痰用「止嗽散」,喘咳用「麻杏石甘湯」,心跳太快用「炙甘草湯」,血氧太低用「生脈散」,臨症加減,一定可以減輕症狀並且陽轉陰,回歸正常日常生活。
常備中藥材煮成茶飲,在家亦能減緩不適
根據確診病患描述,這波Omicron感染症狀多變化,初起喉嚨痛(如刀割)、肌肉酸痛、流鼻水,中期發燒、畏寒、味覺改變、容易疲勞,後期乾咳、咳嗽不止、氣喘虛弱及胸悶等,開始服用藥物後最先改善的症狀是肌肉酸痛、發燒及疲勞感,最後及最難消失的症狀是咳嗽,甚至有病患形容這次咳嗽「咳到甚至懷疑人生」。
這時我們可以用幾味中藥材簡單煮成茶水改善症狀,如「百合」有鎮咳祛痰、鎮靜安眠、滋陰潤肺功效,「麥門冬」有養陰、清熱、潤燥,改善燥咳痰粘,咽乾鼻燥,等功效,「紅棗」有養血安神,補中益氣,改善倦怠乏力,調和營衛功效,「黃耆」有補氣(肺氣、脾氣),增強身體表層的「衛氣」的作用,「補氣固表」,類似一道對抗病毒的堅固城牆,增強身體的防禦力,預防二次感冒,怕中藥味道的人可以在飲用前加一點「蜂蜜」或「麻油」,「蜂蜜」有潤喉、止咳效果,針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改善兒童的咳嗽頻率和咳嗽嚴重程度,「麻油」有潤喉、滋潤喉嚨黏膜及增加纖毛運動作用,具有保護嗓子及改善支氣管炎的作用。
最後,目前新冠肺炎輕症病患還是佔97%的現在,如果被感染確診,請不要過度恐懼和緊張,一定要尋求正確的醫療協助,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目前藥物陸續到位中,記住「黑暗過後會是晨曦,才能展翅高飛出國旅遊」。
本文獲「馬光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源於澎湖小島的希望之光,肩負守護人們健康的重要使命,傳遞真摯與恰到好處的溫暖服務。 官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