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身體症狀及早快篩,透過食物提升免疫力
李文儀主播雖對自身身體狀況相當警覺,一有不對勁就立即快篩,且連續快篩了5天,然而病毒可能並非可以立即檢測得出來。為什麼明明已有症狀,卻又會檢測出陰性呢?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曾為文說明,「有症狀不等於病毒量升高了」。只要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敏感,便會快速產生反應,提早敲響人體警鐘,病毒量不用達到頂峰就會出現輕微如感冒的症狀,此時快篩便容易呈現陰性,只要1~2天後再快篩就會是陽性了。
而對有打疫苗的民眾來說,由於免疫系統的記憶細胞已被訓練,此時出現症狀便能提醒民眾及時就醫治療。而未接種疫苗症狀較晚出現,病毒量已達高峰,就容易重症住院,甚至死亡率較高。
那麼,對多數有接種疫苗的台灣民眾來說,明明已出現症狀且懷疑是受新冠病毒感染,若快篩陰性,在過2天再次檢測之前,還能做些什麼事呢?
除了在家中也戴上口罩、避免共餐、清潔消毒家中環境,避免傳染給家人外,先生確診卻仍維持陰性的營養師范縈渝(范范營養師)為文建議,一定要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以免能量不足,免疫細胞沒營養。
此外,也建議透過各類新鮮蔬果、食材補充維生素A、C、D、E、礦物質鋅與omega3脂肪酸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 維生素A:胡蘿蔔、地瓜、南瓜、木瓜、蛋黃、豬肝等
- 維生素C:當季水果、芭樂
- 維生素D:曬太陽、牛奶、黑木耳、菇類
- 維生素E:堅果、酪梨
- 鋅:帶殼海鮮、玉米、南瓜籽、乾香菇
- omega3脂肪酸:鮭魚、鮪魚、鯖魚、亞麻仁油、紫蘇油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