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兩年前因直腸癌病逝,因為家族病史的關係,其弟余祥銓近日也到醫院進行健檢,卻在大腸鏡的關卡中被告知有7顆息肉,其中3顆則是有癌化風險的腺瘤,另外4顆則是良性增生,讓余祥銓忍不住驚呼:「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推薦我媽趕快來!」
胃腸肝膽科醫師吳文傑曾透露,大腸息肉經常無明顯臨床症狀,當出現4類症狀如腹痛脹氣、血便、排便不順、糞便細長,大腸息肉已經增大、甚至已經有癌前病變,而息肉的類型也會影響其癌化風險高低,例如絨毛狀腺瘤近40%的機率可能變癌症。本文由內視鏡專家詳細解析,到底哪種息肉癌變機率最高、再小也要切,早期檢查早期發現並切除,就能大幅降低未來大腸癌的發生機會。
胃腸肝膽科醫師吳文傑曾透露,大腸息肉經常無明顯臨床症狀,當出現4類症狀如腹痛脹氣、血便、排便不順、糞便細長,大腸息肉已經增大、甚至已經有癌前病變,而息肉的類型也會影響其癌化風險高低,例如絨毛狀腺瘤近40%的機率可能變癌症。本文由內視鏡專家詳細解析,到底哪種息肉癌變機率最高、再小也要切,早期檢查早期發現並切除,就能大幅降低未來大腸癌的發生機會。
台灣大腸癌發生例逐年上升,主要跟飲食西化有極大關係,其中約有 9 成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因此為了防範腸癌,定期做大腸鏡極為重要,有助極早發現大腸內腫瘤或息肉,但在臨床上最常遇到客人問:「徐醫師,到底哪種息肉該切除?」
不是所有息肉都要切!腺瘤型息肉建議切除!
息肉是指在大腸黏膜因爲細胞增生,產生突起的組織,大家往往被告知自己身上有息肉時都會很緊張,但是其實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也並非所有息肉都是要切除,到底哪些該切除?我們可以先從息肉種類來做判斷。
依照息肉病理的變化,最主要可簡單分為三種:
- 增生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 發炎型息肉:良性不用切除
- 腺瘤型息肉:有癌變機會,不管大小,一定需要切除
健檢最常見是良性「增生型息肉」
通常做腸胃鏡時,醫師都會依其專業判斷息肉是否切除,民眾健檢時最常見的其實是「增生性息肉」,且年紀越大可能長越多,因為癌變風險極低,在臨床上通常不會切除,主要常見成群生長在直腸、乙狀結腸中。但若非長在上述位置的息肉,而且一般光學內視鏡無法分辨清楚是扁平鋸齒狀腺瘤或增生性息肉,加上窄頻影像系統(NBI)也無法辨認時,仍可考慮切除,之後再依照病理報告確認。另外,發炎型息肉往往跟大腸發炎、潰瘍、細菌感染,過敏有關,不太會進展為癌,所以不用切除。
若說到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最值得關注的就是「腺瘤型息肉」,腺瘤通常表面上會有血管增生,若未處理當開始變性進入「異生(Dysplasia)」階段,代表已朝向大腸癌方向發展,所以還沒嚴重到癌症時,儘早切除息肉就能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只是客人也常問我「腺瘤型息肉放多久會變成癌症?」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沒有人會故意有腺瘤型息肉不切,然後等著看多久會變成大腸癌,但肯定的是「腺瘤型息肉放越久越容易變性」,尤其長越大時變性機會也會越高,而腺瘤型息肉依病理組織型態又可以再細分為以下三種:
- 管狀腺瘤
- 絨毛狀腺瘤
- 鋸齒狀腺瘤
其中鋸齒狀腺瘤與增生性息肉外型十分相似,主要為平坦扁平、色澤看起來與周遭黏膜相似,有時實在難以判別,一般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會運用窄頻影像系統(NBI)來觀測,讓光線集中在表面的血管看的更清楚,再來判讀決定切除與否。
其實長息肉除了和基因有關,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加速息肉生長,下一頁看那些NG習慣容易惹得息肉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