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屬於高蛋白低熱量低脂肉類,但痛風患者要避免食用
國泰醫院營養師賴秀怡曾受訪指出,蛤蜊鈣質含量在海鮮中頗突出,熱量低,一份60公克重蛤蜊(大的約6個,一般大小的約22個),吃起來有飽足感,熱量卻只有40卡,對於想控制卡路里攝取的族群是不錯的選擇。此外,蛤蜊也含有鈣質、牛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素。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蛤蜊還含有鐵、鋅、鎂、鉀等營養。每100公克文蛤所含營養成分如下:
熱量 | 21kcal |
粗蛋白 | 4.4g |
粗脂肪 | 0.2g |
鈣 | 106mg |
鉀 | 104mg |
鎂 | 47mg |
鐵 | 8.2mg |
鋅 | 1.1mg |
維生素B12 | 11.55ug |
雖然蛤蜊營養豐富,熱量又低,但是營養師提醒,由於蛤蜊含的普林較高,建議急性痛風病患暫時先不要吃蛤蜊為宜。
讓蛤蜊吐沙有4方法,泡溫水法效率最好!
吃蛤蜊時,若吃到晶瑩飽滿又鮮甜的蛤肉,會覺得食物整體被提升一個檔次;相反地,若一咬下去發現蛤肉中都是沙子,則瞬間覺得整餐都被毀掉。究竟要怎麼挑選到品質良好的蛤蜊?買回來之後又要怎麼處理,才能讓蛤蜊把沙子「吐好吐滿」?
根據農委會指出,從外觀來看很難評斷蛤蜊是否新鮮,建議挑選蛤蜊時,可以聞聞看氣味,由於死掉的蛤蜊會自然發臭,可從氣味中判斷是否仍為活體;確認過氣味後,可拿蛤蜊互敲,通常新鮮蛤蜊的敲打聲會較扎實。
為了讓蛤蜊的肉質更甜美,「吐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常民間普遍使用「泡鹽水法」,將蛤蠣放入鹽水中靜置1-2小時,以製造蛤蜊在海中生活時相似的環境為原理,讓蛤蜊體內的沙排解乾淨;另一方面,育達高職餐飲管理科教師周振文曾受訪指出,除了泡鹽水外,將蛤蜊放入加了沙拉油、鐵製品的水中,或是將之放入50°C的溫水浸泡,也都可以幫助蛤蜊吐沙。
周振文老師指出,在水中放入沙拉油,可以讓水與空氣隔絕,蛤蜊覺得呼吸受阻,就會增加吐沙的速度;另外,鐵製品所氧化的味道,會讓蛤蜊覺得味道不好聞,也會促使蛤蜊大口呼吸,吐出更多的沙子。而將蛤蜊泡在50°C以上的溫水時,蛤蜊會意識到可能有死亡危機而加快呼吸,吐沙的速度也自然變快;不過要避免溫度過高,以免蛤蜊直接被煮熟。
那麼在這幾種方法中,究竟哪種的效率最好?經過周振文老師在受訪中實測結果如下,吐沙效率:溫水>鹽水>剪刀、沙拉油。民眾買蛤蜊回來時,不妨也自己在家試試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