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一、溫開水送服效果最佳
傳統的中藥多為煎劑湯劑,可直接飲用,科學中藥則為粉劑,服用時建議以溫開水送服,效果最好,有時為了避免患者嗆到,醫師也會建議患者,可以將藥粉倒入溫熱水中沖泡後飲用,兩者皆可,同樣都可以達到溫和遞送藥物的效果。
除了溫開水之外的溶劑,都不適合來配服中藥!!如:茶、牛奶、果汁、咖啡、可樂、糖水等,都是不建議拿來配服中藥的喔,否則將會造成藥物性質受到影響。
原則二、寒熱屬性應區分
吃中藥時,應該會很常聽到醫師囑附「不能吃冰的」,其實阿信醫師有時甚至連冰涼的水果,偶爾也會建議患者應減量,原因來自於當患者開立的藥性偏溫時,如果又食用偏冰涼(如手搖飲、冰品),或是性味偏寒性的物質(如白蘿蔔、竹筍等),相當於抵消藥性。
相對的,如果是服用偏涼的藥物的患者,即應減少食用過度辛辣或是熱性的食材,如:蔥、蒜、辣椒、胡椒、榴櫣、荔枝、麻油雞、薑母鴨等。
原則三、減少食用難消化食物
藥性要能適時發揮,腸胃代謝與消化相當重要,腸胃健全了,才能有效將藥性吸收發揮,因此,正在服用中藥的患者,應避免過度食用不易消化的食材(如:豆類、肉類、糯米等),或是「發物」(花生、花果、奇異果、鳳梨、海蝦類等)。
原則四、中西藥物服用間隔 1 小時
服用中藥之際,如果同時有在服用西藥或是保健食品,建議兩者之間應至少相間隔 1 小時,目的是為了減少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不論是藥性增強或是相互抵觸,都不一定是好事。
原則五、補養藥飯前、寒涼藥飯後
中藥的開立,會依每個人當下狀況不同而有加減,一般大家都習慣飯後才吃藥,但是,一部份的中藥其實是適合在飯前吃的。
其中,補藥性的藥物,因大多性味偏溫,因此,可以在飯前食用,相對的,急性感染性用藥多屬寒涼藥,就比較適合在飯後才服用。
最後,阿信醫師跟大家再多嘮叨一次,「藥,三分毒」,中醫非常講究「中病即止」的概念,如果沒有必要,請大家遵從醫師的囑附服藥,切勿盲從偏方用藥。
本文由「 阿信醫師的中藥鋪」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作者介紹:陳信宏中醫師,現任:幸福翰醫堂中醫主治醫師。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總醫師、台灣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講師。 阿信中醫師·陳信宏粉絲團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