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有如幫浦,將熱能送至全身上下
手腳會冰冷代表熱能無法傳到手腳。中醫師黃獻銘指出,會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兩種可能性:
- 熱能不足(不只手腳冷、全身都冷)
- 熱能雖然夠,但輸送至手腳時出了狀況,導致手腳冰冷
心臟是身體熱能與動能的主要來源,熱能將通過血液循環傳至身體全身上下。鍼還中醫診所專任醫師蕭家駒使用比喻解釋,心臟有如水幫浦,而身體就有如大樓與房間,若明明幫浦強大,但部分房間卻沒供水,表示可能水管到特定房間的通路受阻。
以此比喻來看,若常常覺得上半身熱、下半身冷,或身體冷熱不平均,較不會是「幫浦」的問題,因此,此時要解決的是水管不通的問題。
溫度沒有比較冷卻打寒顫,可能是氣塞住了
若明明溫度沒有比較低,卻在報告、準備開會前等令人緊張的時刻覺得「冷到打寒顫」,這個狀況也跟「寒」無關,是「氣塞住」了。
蕭家駒醫師指出,當人緊張時,氣變得不流通,當氣血塞車,溫暖便無法送至四肢末梢,因此可能出現手發涼、手心出汗、抖動等症狀,中醫稱此現象為「氣厥」(厥為四肢冰冷之意,因氣不通而造成『厥』故稱氣厥)。
此外,民眾也常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有手腳冰冷的狀況。蕭家駒醫師進一步補充指出,其實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手腳冰冷與氣厥在一定範疇重疊。當緊張、生活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出現睡眠不佳、頭重腳輕、覺得沒有力氣,這些都是氣厥的症狀。
那麼,該如何知道自己的氣是否暢通,又或是否處在自律神經不平衡的狀態呢?蕭家駒醫師建議,可以把手掌放在自己的額頭上。若覺得手冷、頭熱,則通常處於氣厥狀態。若是處於放鬆狀態(如睡覺之前、剛泡完溫泉時等),則情況將會相反,頭會降溫,而手較溫暖。
熱能不足可進補,日常觀察自己體質
那麼手腳冰冷到底該怎麼辦呢?若察覺自己是「幫浦」(心臟)的熱能出了問題,全身都會冷,蕭家駒醫師建議,吃一些溫補的食物較沒問題,包括薑、較熱性的藥材、八珍、十全等。
不過,若察覺自己是心臟到手腳的通路出了問題,導致身體部分熱、部分冰冷,又或只有緊張時才會手腳冰冷,此時吃這些補湯恐造成反效果,不通的現象將會加劇。
黃獻銘醫師則補充,體質不適的反應快速,平時就可從日常生活觀察自己屬於何種體質。若發現聚餐完、吃完上火食物(堅果、煎魚、牛排等)就出現不適症狀,或吃完補湯後發現,嘴巴破、痔瘡破,則不適合進補。
不過,蕭家駒醫師補充,部分中醫流派主張,補到夠後仍能打通阻塞,只是患者會較不舒適。
5分鐘懸陽關功操,打開陽關穴解決手腳冰冷問題
黃獻銘醫師表示,幾乎所有民眾就診都有卡住、塞住的情形。透過「懸陽關」功操,可以提起腰陽關的陽關穴,打開陽氣的關卡,使手腳不再冰冷。
具體作法相當簡單,在辦公室也可進行。首先,手指指腹輕輕搭在牆上,並盡可能留意指腹不要壓到變白,避免重心倚靠在牆上。接著,兩腳與肩同寬、腳尖可微微內八或往前平立,避免外八。
最後,尾椎、屁股往上翹起,此時可感受腳跟如同被臀部帶起般,有微微墊腳尖的感覺,腳不穩定時,可將大腿往內夾,盡可能維持5分鐘以上即可。
黃獻銘表示,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卻累人,且會使用到平時少用的陰面經絡(肝經、脾經、腎經等),可強化奇經八脈。雖然做功操時覺得酸,但作完後可感受腰酸背痛變輕鬆,且手腳發熱。當做到累、發抖、覺得熱,則表示陽關穴開,氣血往四肢末梢運送。
本文授權改寫自阿銘師x鍼還傳Youtube頻道/原 影片出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