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火車沿途會有許多停靠站,在脊椎也有類似的『神經節』構造。」韓國中醫師鄭世妍(정세연,音譯)解釋,這些神經節與自律神經正常運作息息相關:「當人們姿勢不正,包含駝背、烏龜頸,或是脊椎側彎,就會導致自律神經受到影響,造成經痛、便秘、消化不良及頭痛等症狀。」因此,她也提供以下三種類似「踢毽子」的腹背運動,希望幫助民眾預防自律神經失調。 (編輯推薦:自律神經失調該看什麼科?怎麼自我檢測和改善症狀?這張圖表讓你秒懂自律神經失調:原因、藥物和飲食治療)
「踢毽子」強化自律神經1:前踢
首先將雙手往前平舉,接著輪流用雙腳,碰觸另一邊的手掌。為了在過程中,訓練到腹部、背部的肌肉,上半身也要配合踢的動作適時進行彎曲,肩膀也要跟著稍微向下垂,並且感受到一邊的側腹肌肉收縮,而另一邊則會有伸展的感覺。只要左右各做10次,就算是完成一組。
「踢毽子」強化自律神經2:後踢
和前踢相反,後踢時除了腳要反勾,踢的手也會變成同一邊;此外,手的位置,也會從向前平舉,變成自然向下垂。
為了要增加腹背肌肉的訓練量,在踢的時候,另一隻手則要向上伸直,同時感受到背部肌肉伸展,而視線則必須看著腳踢的地方。同樣,這個動作也是只要左右各做10次,就算是完成一組。 (編輯推薦:最適合調節自律神經的運動!小林式深蹲一天2次解便防糖尿病)
「踢毽子」強化自律神經3:後交叉踢
顧名思義,「交叉後踢」除了後踢之外,碰觸的也要換成相反方向的手,因此腳勾的方向,會從向外變成向內。此外,另一隻手同樣也要抬高,但不僅僅是向上,而是必須貼著頭部並稍微彎曲,讓身體感覺到側腹肌肉伸展。
藉由如此,就可以讓平常因為姿勢不良,導致左右不平衡的背部肌肉,重新回到正常的狀態。這個動作同樣,只要左右各做10次,就能夠完成一組。
另外,鄭醫師也補充,如果以上動作都已經做熟,且想要再更進一步,則可以讓雙腳的位置站得比原本與肩同寬再更開一點。甚至是加大左右移動的步幅,讓整體看起來就像在跳舞一樣,如此一來也能夠有效增加運動量,甚至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若是一開始就覺得很困難,則會建議一次練習一種就好,而不是想要一次就把三種全部做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