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的職場歷練 養成敏銳的人性觀察力
多年來在跨國金融交易場上,與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頂尖人才們近身肉搏,吳均龐選擇以16則短篇故事,將自己過去35年的職場經驗與人性觀察凝縮其中。
「我覺得比起講所謂的成功學、投資學,用說故事的方式,反而更能讓讀者了解我想說什麼。」在這個人人聰明絕頂、精明幹練的世界中,最後決定任務是否能圓滿成功的,往往並非報表上的金錢數字,而在於人與人之間是否能交心、以及是否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
特別是和不同國籍人往來,有時候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更要讀懂言語中隱藏的意涵,以及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習慣,特別是在意的禁忌。
比如同樣形容「聰明」,就有3種不同講法:wisdom、smart和clever。「wisdom」翻成「智慧」,不只聰明、還帶有人格上的肯定;「smart」的意思可能是指穿著時髦、做事靈活,但也可能指某種小聰明;而「clever」就可能帶有貶意,意思接近台語的「奸巧」,指某個人會耍手段、心機。(編輯推薦: 60歲最後悔的從不是賺不夠多!吳若權:自性皆空的智慧,是懂付出也願放下)
又比如說「I will call you later」(直譯:我待會打給你),其實就是跟「謝謝再連絡」一樣,是一種婉拒的說法,這些都是必須長時間和外國人相處往來,才能累積的敏感度。
吳均龐說:「我並不是退休後為了打發時間而寫小說,而是這些故事已經在我的腦子裡很久了,我想把自己的這些經驗都寫出來,特別是跟年輕人分享,所以退休後只用了49天,就寫完這16篇故事。」
半瓶水響叮噹 有實力的人往往安靜低調
長年在職場的訓練,也養成了吳均龐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信賴和交往的精準眼光。「對方的專業能力、實務經驗是否紮實,可以透過工作累積的專業來判斷,有料的人,就不容易找出破綻、也不會三兩下就被問倒。」此外,觀察對方的眼神、肢體動作和言談,也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如果我覺得這個人看起來不老實、不可信,我也不會當場點破他,但就會默默地想辦法和對方劃清界線。」(編輯推薦: 高嘉瑜遭家暴/總在臉書高談闊論、上傳名人合照⋯台大教授教你6招透視臉友真面目)
例如在朋友聚會或是交際應酬場合,「有種人滿場飛、到處敬酒,整天誇口說我跟誰很熟、我的某親戚、朋友認識哪裡的誰。這種人在英文的形容叫『Name dropping』,很愛隨口丟一堆名字出來,但通常到最後都會發現只是虛張聲勢。」吳均龐笑說。
在工作場域之外,吳均龐的處世態度也是一貫低調、不張揚,和對方聊天時,吳均龐也大多點到為止,不會過於深入探索對方的隱私。「我喜歡個性豁達、對事情沒有太過強烈主觀意識或好惡愛恨的人,看事情淡泊但很透徹,是我比較欣賞的特質。」
退休後能做的事太多,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下一頁看看前外商總經理活出精采退休人生的更多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