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膚容易過敏乾燥,該怎麼改善?
近日天氣轉涼,時序進入秋冬,變成早晚溫差大,多風的涼爽氣候,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的體表感覺和夏天的悶熱多濕是不同的。中醫認為,秋主燥金,因此會有燥邪的問題。燥邪容易讓負責滋潤身體的津液受損,因此相對會讓人感覺唇乾口乾、眼睛乾澀、皮膚乾燥。此時要小心有些皮膚問題會在秋冬發作,像是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冬季溼疹…等。
這些皮膚疾患會在秋冬好發,是因為體內負責滋養肌膚的血液或津液本來就不足,加上遇到了燥邪侵襲身體,就引起了皮膚泛紅、脫屑、乾癢,甚至龜裂疼痛…等。
不過不同的皮膚疾病表現的皮膚病灶是不同的:異位性皮膚炎與「過敏反應」有關,許多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IgE)會升高。患者常有搔癢、泛紅、乾燥脫屑、紅疹等症狀,成人的皮膚病灶會出現在手肘內側及膝蓋後側,也就是俗稱的「四彎風」。
嚴重者傷口可能流湯或流血,且身體大範圍皮膚出狀況;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油脂分泌較多的地方,像是眉心、鼻翼兩側、耳朵、頭皮等。患者常常覺得面部皮膚又油又乾。發作時會先產生發癢及紅斑,之後就會開始脫屑,反覆發生。嚴重的脫屑會覆蓋在發紅且發炎的皮膚上,頭皮會有斑塊樣脫屑;而慢性濕疹則是皮膚表面粗糙,顏色偏咖啡暗紅,常伴有丘皰疹、血痂、抓痕,反復發作,然後有陣發性瘙癢。若是濕疹的部位在手掌,嚴重時甚至可能有龜裂的狀況。
這些不同的皮膚疾病,表現的皮膚症狀雖然各有特異之處,但以中醫觀點而言,病因病由卻是相似的。像是長期喜歡吃油膩重鹹的食物,會導致體內有濕熱堆積,結果這些濕熱會消耗身體內部的津液陰血,讓皮膚沒有被充足的陰血滋潤養護,加上又受到外界燥邪侵襲,而引起皮膚病發作。
還有一類的患者是因為本身消化吸收的功能不佳,所以氣血產生不足,最終導致身體有血虛血燥的問題,所以一進入秋冬,就發生手足皮膚乾裂、 脫屑、瘙癢,甚至疼痛。尤其常見於瘦弱年邁的老人家或從小面色暗淡萎黃的孩童。
因此,一入秋冬就會皮膚炎、濕疹反覆發作的患者,平時飲食要忌重鹹和油膩炸辣,少吃零食、堅果、甜食。因為要避免讓體內留存濕氣,冰品也不宜食用;不要洗過熱的熱水澡,少用肥皂或清潔劑以免皮膚更乾更易受刺激,不要對皮膚去角質;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為角質層偏薄,皮膚水分易喪失,可多塗保濕乳液;若手足掌皮膚會乾裂疼痛的患者,可以塗抹由中藥材製成的紫雲膏。
紫雲膏又叫潤肌膏,內含當歸、紫草、麻油…等材料,具有加速皮膚傷口復原和保持滋潤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紫雲膏適用於乾燥的肌膚,若是皮膚炎持續滲液的則不適合塗抹。而中藥有的藥方含有當歸、何首烏,能透過補血潤燥來滋養肌膚,對於血虛血燥體質引起的皮膚炎或濕疹有很大的助益。有秋冬皮膚困擾的患者,可進一步求診中醫師,獲得完善的治療。
本文授權自昌盛堂中醫診所,更多中醫養生資訊,請見昌盛堂中醫診所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