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受濕熱影響而反覆發作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過敏性皮膚炎」,最常發生在嬰兒期或兒童期,是一種家族先天性遺傳體質,易患氣喘、濕疹的一種疾病群的表現,通常伴隨著過敏性鼻炎等症狀。醫師必須根據病患的各項病史與臨床表現綜合判斷後才能診斷。
異位性皮膚炎有四大特徵:
- 皮膚乾燥劇癢。
- 長期慢性反覆發作。
- 好發氣喘病,或有過敏性鼻炎病史。
- 嬰兒一般於出生三、四個月左右發病,初發紅斑及脫屑於額部,而後擴大至臉頰,偶爾可見成群癢性丘疹併有滲出物,嚴重時可蔓延至手腳及臀部。因有不舒服感覺,會影響睡眠品質。年長兒童及成人皮疹常出現在肘窩及膝窩處。
兒童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年齡在剛出生至兩歲,隨著年紀增加,發生率會逐漸下降,在十至十四歲左右症狀會改善,只有少數患者會延續至成年。 (編輯推薦:異位性皮膚炎擦乳液、藥膏、凡士林會好嗎?中醫師、營養師聯手根治異位性皮膚炎:從症狀、原因、飲食到止癢治療方法)
此病的病因至今仍未被明定,主要因素可能是遺傳體質、過敏或免疫系統異常、後天環境、食物過敏或是心理因素等。由於臺灣氣候獨特,使得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逐年增加,建議從體質進行調整,將身體養好,避免發作。
在中醫書籍裡,雖然找不到異位性皮膚炎的相關記載,但有類似症狀的描述,如「奶癬(嬰兒期濕疹)」、「風癬」、「浸淫瘡」、「濕毒瘡」、「四彎風」等,都和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相似。
●四彎風:發於肘部、膝部、膕(膝後窩)部,常見對稱性發作,故有之論述。
●窩瘡:發於手腕部。
●浸淫瘡:發於四肢或全身,滲液不斷的現象。
●旋風瘡:發於耳部。
此病的症狀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常見部位是臉、耳後、乳房、手部、陰囊等。中醫認為這和先天稟賦不足、母體遺熱於胎兒或後天調養不當,而致脾虛濕滯、肺臟嬌嫩有關。因濕熱內生,又感受風濕熱邪,聚集在肌膚而形成,受到濕熱影響,病程長,且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有關此病的科學驗證,英國Dr. Sheehan團隊研究發現以中藥複方,如荊芥、防風、白頭翁、白鮮皮、蒺藜等,可以改善皮膚損傷。過去臺灣也有以中藥方劑消風散做臨床試驗,並得到相似療效。
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吃?下一頁開始中醫師傳授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