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會把股利拿來購買價格一直下不來的好公司,這就很像是去買已經物色很久,但是買不下手、稍微貴一點的商品。
但我絕對不會抱著反正這筆錢是多出來的,就算賠了也沒關係的心態,把它拿去賭一把、買進一些投機性的股票。
波段價差可以提高獲利的空間,股利再投入可以發揮複利效果,在進可攻、退可守的雙管齊下策略之下,就能堅定把股票繼續存下去。
- 進可攻策略:低價進後,等待三成漲幅後賣出;
- 退可守策略:價格沒漲上去時,就每年領7%股利。
一如當時我因感受到少子化的潛在危機,因此決定投資理財來為人生創造一個選擇權,當我發現中信金後來的股利政策不如預期時,內心難免感到失落。所謂山不轉路轉,我為了不讓這個計畫延宕,開始思考如何改變策略,想不到竟然也摸索出一套投資心法。
2015年,我以300萬元資金投資中信金,中途於2017年開始改採「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雙管齊下的投資策略後,時至2020年底,總資產(包含庫存股票的市值與現金存款)已成長至1,300萬元。
開始投資的前三年,資產增加的幅度有限,但是進入到第四年與第五年之後,突然感受到複利效果讓資金發揮連本帶利的成長威力,如同小雪球起先從山坡上往下滾時沒什麼感覺,幾年過後猛然一看這顆雪球已越滾越大。這過程就如同種植竹子一般,在剛開始的前幾年,竹子靜悄悄的在地底下,完全無法觀察出它的發育跡象,農夫只能耐心灌溉並期待它發芽。
持續四、五年之後,有一天它突然冒出頭,在短短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以爆發性的速度成長到15公尺左右的高度,在體型穩固並成熟後,幾乎就不再長高,爾後將養分全部用來繁殖竹筍。
如果把300萬元資金從2015年持續投資在中信金直至2020年,這樣的投資成果究竟如何呢?中信金每年股利大約是在8 月的第一週入帳,因此我以過去期間每年8月的歷史月均價作為再投入的購買價格,並根據每年實際的股利政策為基礎來進行試算。
由於我是2015年9月以後購入,所以當年度並沒有參加除權,股利再投入的動作是從2016年開始。所有過程整理於下表,最終在2020年8月領完股利,並將其用來購買零成本股票後,預估將會有253.6張股票,這些張數股票若以2020年8月歷史月均價為基礎,所計算出來的股票約當市值為4,793,040元,詳細內容整理於下頁表格。2016年之後,雖然我每年還有再投入30~50萬元資金到投資帳戶裡,但1,300萬元的投資成效還是顯著大於4,793,040元。
本文摘自《波段存股法,讓我滾出千萬退休金》/江季芸(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采實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