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悶熱又潮濕,惱人的白帶總是糾纏不清?
中醫對於白帶也有理想的治療效果白帶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白帶,正常的生理性白帶就是指陰道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中有來自於陰道、子宮內膜、以及子宮頸分泌的黏液,會隨著 月經週期賀爾蒙的影響,在排卵期的時候分泌較黏稠且偏透明蛋清狀的黏液,其他時間則是會有少量黏稠透明的黏液,大多無色無味,屬於生理性白帶。
病理性白帶在現代醫學中,可大致分為細菌型、黴菌型及滴蟲型感染。細菌型感染的白帶外觀會呈現黃綠色較黏稠的分泌物,且味道偏腥臭;黴菌型感染外觀會是白色如豆腐渣狀的分泌物,滴蟲型感染會有腥臭霉味、泡沫狀黃綠色陰道分泌物,可能伴隨陰道搔癢灼熱,容易出現頻尿、或性交出現疼痛。
中醫也透過顏色將白帶分為青、赤、黃、白、黑:
- 青帶:分泌物呈現黃綠色黏稠狀,骨盆腔處於發炎狀態,多屬於肝經濕
- 赤帶:分泌物帶有血絲或呈褐色,可能為血熱、血虛或是陰虛。常出現在經期前幾天或月經後,手術後子宮內膜受損不穩定也可能產生。
- 黃帶:分泌物色黃黏稠,沒有明顯腥臭味,大多屬於脾虛夾濕。
- 白帶:無色無味量少黏稠屬於正常,如果質地如清水狀且量多,喝冷飲或是天冷時加重,屬於寒濕型;如果分泌物色白如豆腐渣或乳酪狀,屬於脾虛夾濕。
- 黑帶:中醫臨床上較少見,出現時要特別注意,建議至婦產科檢查,排除是惡性腫瘤或是陰道潰瘍病變等問題。
中醫門診中,最常見的是使用西醫口服藥或是塞劑之後,依舊反覆感染的狀況。會容易白帶反覆感染與自身免疫力不足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一旦睡不好或熬夜就容易產生白帶的女性),而中醫最強調的是增強人體的正氣,在治療上除了改善局部發炎之外,還會針對本身體質不平衡之處調理,而常見的體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 脾虛型:通常屬於非炎症白帶,白帶質地清,味道偏淡,伴隨消化不良、容易疲倦、面色蒼白,手腳冰冷無力,頻繁腹瀉或下半身易水腫。此時常用健脾益氣除溼方式,常用藥材有:白朮、茯苓、澤瀉、薏苡仁等藥材。
- 腎陰虛型:白帶偏黏稠且黃,陰道可能有搔癢刺痛感,患者可能容易手足心熱、心悸失眠、口乾煩躁等。治療原則以滋陰瀉火為主,常用藥材有:生熟地、女真子、旱蓮草等。
- 腎陽虛型:白帶多清稀如水,嚴重者在天氣冷或是食用冰飲時容易產生水性白帶,同時伴隨腰痛、易手腳冰冷、下腹部有冷感,甚至月經延遲的情況。治療以溫補腎陽為主,常用藥材有肉蓯蓉、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等等。
- 肝經濕熱下注:多屬於炎症,白帶黃稠且腥臭,伴隨私密處搔癢刺痛,其他可能有易怒煩躁、口乾苦等。治則以清熱利濕為主,常用藥材有:黃柏、薏苡仁、敗醬草、土茯苓等。
出現白帶還伴隨血絲、經期不來、腰痠膝蓋無力?下一頁看看中醫師的更多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