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棒的吃法就是回歸自然,多吃當令食物、遵循食物特性來烹調。最重要的是 「早上要吃得好、中午要吃飽、晚上吃少少」,三餐要定時和定量,注重這些小細節,可以讓我們身體更好、更健康。
何顯亮中醫師將多年養生經驗寫於《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一書,用少少的改變就能幫助我們吸收,現在我們來看看有那些關鍵小細節:
1、用餐前
(a)水果應在飯前30分鐘吃,用餐時吃會妨礙消化。
(b)湯應該在飯前5~10分鐘飲用,有醒胃、增加食慾之用。
(c)選擇大小合適的餐具盛裝一餐的食物,避免過量進食,引起腸胃不適。
2、用餐時
(a)食物不宜過燙,易引起食道癌、胃癌。
(b)進食時不應看書報或電視、喝飲料或酒類,以免妨礙消化吸收。
(c)用餐速度要放慢,每一口都要細節慢嚥。
(d)用餐時喝一杯汽水,維生素及礦物質大約流失70-80%。
3、用餐後
(a)飯後不宜喝太多湯或水,會稀釋胃酸,妨礙消化。
(b)飯後喝半杯無糖的熱檸檬水,可幫助消化。
(c)飯後不應馬上進行運動或就寢。
4、用餐宜&忌
(a)多菜少肉,配合五穀雜糧,營養均衡。
(b)晚飯應在晚上八點前完成,因胃酸在八點後逐漸變鹼性。
(c)不應生吃魚肉、海鮮、貝殼類、蛇、狗及野味,避免殘留寄生蟲及病毒。
(d)冷凍食物或飲料損傷脾胃,避免食用。
(e)不應吃消夜,會增加致病風險。
(f)泡腳應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90分鐘進行。
資料來源:《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
作者:何顯亮
出版社:原水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